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論:台灣容得下“芝加哥男孩”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18 00:09:22


 
  阿根廷:民粹誤國顯例
 
  儘管貝克認為“芝加哥男孩”從智利引發的政經革命已在拉美成為不可逆轉的情勢,但在阿根廷卻有“橘逾淮為枳”之憾。阿根廷的“芝加哥男孩”包括Domingo Cavallo (1991~1996年經濟部長)、Adolfo Diz( 1976~1981年中央銀行總裁)、Roque Fernández (1996~1999年經濟部長)及Ricardo López Murphy (1999~2001年國防部長)等人。阿根廷在1991~1998年間經濟累計增長41%,曾被譽為自由主義改革的典範,1997年美國前總統克林頓(Bill Clinton)甚至讚賞阿根廷為“非北約盟國”,但2001年底金融危機爆發後外逃資金超過800億美元。

  阿根廷從拉美“最發達的國家”淪落為“無足輕重”的角色,究其原因“民粹主義”難辭其咎。難怪2001年底金融危機後,美國前財政部長歐尼爾(Paul O’Neill)毫不掩飾對紓困計劃的嫌惡,國際貨幣基金的前首席副主任克魯格(Anne O. Krueger)甚至認為阿根廷應宣佈國際破產。至於現任總統費南德斯(Cristina Fernández)最惡名昭彰的民粹經濟政策應屬2012年4月宣佈將西班牙雷普索爾石油公司(Repsol)旗下YPF石油公司51%的股份收歸國有,理由是該公司“奉行的政策是掠奪。”當時《金融時報》提出相當中肯的警告:“如果阿根廷就如此對待最大的外國投資者,那麼它就得獨自跳探戈。”阿根廷也因此被歐盟列為“麻煩製造者”。

  台灣籍的林毅夫大概是華人經濟學界最知名的“芝加哥男孩”之一,他不僅投身中國經濟發展,更透過“世界銀行”為全球經濟獻策。台灣也有芝加哥經濟學派的學者,但目前的政經氛圍有他們揮灑的空間嗎?

  (本文作者向駿系台灣致理技術學院拉美經貿研究中心主任)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