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真有老人搶在火葬的“大限”前自殺,那就是改革操作層面的挫折。 |
中評社北京5月28日電/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安徽省安慶市宣布6月1日起推行火葬,致使“多名老人”在大限前“自殺”或“非正常死亡”。安徽省民政廳27日回應稱,上述報道失實,媒體報道的老人死亡實與殯葬改革無關。安徽省稱,安慶市是該省少數未能推行殯葬改革的行政市,拖延已久的該項改革這次不會因為媒體的報道而停止。
安徽省的回應不被互聯網輿論接受,老人為入土而“自殺”的消息,仍是網上發言者對安慶市推行殯葬改革做價值判斷的主要依據,輿論的傾向與“周口平墳”事件時差不多。
殯葬改革是中國的大事。新中國對殯葬改革倡導了幾十年,基本改變了城市地區人們的觀念,取得重大成果。從地名就可以看出,北京市過去被各種“墳”包圍著,如今則火葬普及,雖然近年流行火葬後在公墓安葬,但節約的土地總體上十分可觀。
農村的情況複雜得多,大體呈舊俗與新風的交叉狀態,改革顯然有阻力。我們認為,殯葬改革仍應推行,但國家幾十年來同時照應農村現實的政策精神也應堅持。我們需要保持殯葬改革不斷推進的趨勢,實現這一進程的不可逆轉,但對於徹底完成這項改革,不必制定剛性的時間表。
中國社會雖然保持著很高的世俗性,但民間對死亡的看重仍是普遍的,中國清明節的地位之高,在各國文化中亦很突出。老人們都有一個對死亡的想象世界,一些農村人悼念亡者也對墳形成了依賴,新中國在艱苦地引導這一傳統與現代化和現實接軌,我們應當說已經走了一多半的路。
公平而言,不能說安慶市推行殯葬改革“很武斷”,因為它的這項改革比安徽其他地區走得慢,這當中已經包括對當地實際情況的照顧。而且如果真要改革,事情總要有一個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