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篇文章裡,我首先討論了跨區域、跨時間的美國城市腐敗的證據,證據表明在1880~1930年間腐敗確實達到了頂峰。在本文的第二部分,我把美國各城市的情況與我們所認為的腐敗產生原因和結果進行了比較。第三部分對1880~1930年間曾經發生過的腐敗進行分類。第四部分討論了針對腐敗的兩個重要的民主反應:政治機器(political machine)和政治改革。
美國城市腐敗史
證據表明腐敗是普遍現象,但是對腐敗的抵制也相當普遍
在我們稱之為改革或者是進步主義時期,也就是從1880年到“羅斯福新政”時期,美國城市異常腐敗嗎?當時的觀察家確實認為美國城市是非常腐敗的。
一些作家比如林肯•斯蒂芬斯和詹姆斯•布賴斯認為市政府變得比以前更腐敗了,而且通常情況下也比州或者聯邦政府機構更腐敗,甚至比外國市政府也更腐敗———至少比北歐各城市的市政府機構要腐敗(Bryce ,1895,第163 頁;Steffens[1904]1957;Teaford ,1984,第1 頁)。而自“羅斯福新政”以後,市政府在許多方面的勢力,包括腐敗,卻大大下降了。單個城市的歷史表明,在大多數大城市裡腐敗正在衰減。然而,如果找到一個歷史源頭,對腐敗進行跨時期的比較研究,上述結論將會更加可信。
反映各時期美國大城市情況的最具有綜合性的政治歷史書籍是《1820~1980年美國市長人名詞典》(以下簡稱《人名詞典》),該書由梅爾維尼和皮特•瓊斯編寫。我將利用這段歷史來說明1880~1930 年間美國城市的腐敗是否非常嚴重。這本人名詞典包括15個大城市的678 位市長的歷史。這本書並不是古文物研究的練習,而是由兩位傑出的城市政治科學家撰寫的學術作品。兩位作者盡可能地依據一定的格式評價每一位市長:不太引人注意的、沒有太多個性的以及著名的和性格鮮明的。每一條記錄都包括個人歷史、被選舉的次數、主要的問題、取得的成就以及市長行政工作的失敗,包括腐敗。
政府腐敗是為了滿足個人目的而濫用公共權力。以這個定義為基礎,根據兩個標準,我將每一個市長的行政管理行為進行了分解,這兩個標準是:(1 )政府管理機構的任何一個職員被報道是腐敗的,包括市長本人;(2)市長本人受賄。
我沒有把市長的任期分為誠實和非誠實時期。假如腐敗發生了,政府機構或者市長將被認為在整個工作期間都是腐敗的。較之於被發現腐敗的那一年才稱之為政府腐敗,我們的分類方法看起來更具現實意義。現在我致力於考慮腐敗的測度和城市特征之間的關係。該分析的主要局限在於只有15個大城市樣本,而且這個樣本規模是無法擴大的,因為它是美國歷史上的大城市樣本規模。
根據人名詞典,這15個大城市的腐敗在改革時代(1880~1930 )達到了頂峰。在圖1 中,我用腐敗的兩個標準描繪了開始於1820年的這種變化。根據這些標準,在1850年之前,腐敗幾乎是不存在;而在1850~1880 年間開始上升;1880~1930年間,腐敗保持在一個相對較高的水平,不斷波動但沒有形成一個總的趨勢;從20世紀30~70 年代,腐敗則開始下降。在圖1 中,我對15個城市的腐敗現象進行了總結(按照第一種測度方法,即政府機構的腐敗)。1851~1880 年,平均而言,每4 個城市中有1 個城市是腐敗的;1880~1930 年,腐敗水平上升了將近50% ,3 個城市中有1 個城市是腐敗的;1930年以後,官方報道的腐敗減少了,又恢復到大約每4 個城市有1 個城市腐敗的水平。
在15個大城市中,腐敗和城市規模是相關的,但是和地區以及城市的增長都是不相關的。在表2 中,我描述了人口和15個城市中每一城市的增長率。一般而言,城市越大,就越容易腐敗。在表2 的最後一行,我描述了每一個時期開始時的人口和該時期腐敗之間的相關性。相關係數一直都是正的,直到1930年一直在0.6附近波動,在1930~1980 年間,下降到0.28 。儘管被考察的城市數量較小,但其他外部因素(outliers)並不會影響我們的分析結果。1850~1880 年,5 個最大城市中的3 個處於最腐敗的城市之列;1880~1930 年,5 個最大城市中的4 個處於最腐敗的城市之列。在1930年以後,除了波士頓和紐約政府的腐敗有所上升以外,5 個最大城市中的3 個腐敗相對變小了。腐敗並不總是局限在某些地區。東北部、中西部、西部和南部的城市都經歷過腐敗政府時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