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26日電/今天,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發布《中國民生發展報告2014》。該報告在國際前沿的研究視角下,對當今中國社會熱點問題展開研究與探討。報告的內容包括中國家庭的財產、消費模式、醫療開銷與負擔、家庭經營與自雇、住房、主觀幸福感六項子議題。該書對這些議題的探討為理解當今中國社會打開了窗口,客觀地展現了無數家庭與個人在中國社會經濟變遷浪潮中的得與失,折射出中國經濟增長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中國頂端1%的家庭占有全國三分之一以上的財產
報告指出,中國的財產不平等程度在迅速升高:1995年我國財產的基尼系數為0.45,2002年為0.55,2012年我國家庭淨財產的基尼系數達到0.73,頂端1%的家庭占有全國三分之一以上的財產,底端25%的家庭擁有的財產總量僅在1%左右。
中國的財產不平等程度明顯高於收入不平等。城鄉差異和區域差異等結構性因素是造成中國財產不平等的重要原因。在家庭層次的財產不平等及其變化有兩個特征:一、有家庭成員在體制內工作的家庭財產水平明顯高於在體制外工作的家庭,在體制內工作的家庭財產的增長幅度也明顯高於體制外家庭,這將導致體制內外家庭的財產差距進一步擴大。二、中等收入家庭財產增長幅度大,而低收入和高收入家庭的財產增長幅度相對較小。
中國家庭消費模式呈現出兩極分化
根據報告,中國家庭消費模式可以分為五種類型:貧病型、螞蟻型、蝸牛型、穩妥型和享樂型。其中,貧病型家庭的消費水平和消費品的擁有比例均最低(貧),但其醫療支出的相對比重卻很高(病),這類家庭帶有貧病交加的特征。螞蟻型家庭的各項消費水平和消費品的擁有比例都比較低,這類家庭主要以低水平消費為特征,就像辛苦積累的螞蟻。蝸牛型是負擔沉重的一類家庭,他們的總消費不低,但並不體現在日常生活的基本消費上,也不太進行汽車、文娛和奢侈品的消費,而是把很大的一部分開支用於房租房貸、教育、醫療方面,而住房、教育和醫療負擔就像蝸牛的軀殼限制了這些家庭提高他們在其他方面(尤其是享受性)的消費。穩妥型是中等消費的家庭,這些家庭的支出水平總體居中,但在消費品的擁有上高於平均水平,醫療和住房的支出比例略低於平均水平,有一定的教育、文娛的消費。享樂型家庭是享受著相對高品質的、健康的物質生活的一族,這類家庭有車有房的比例都很高,其各項消費品的擁有比例以及各項消費水平均很高,尤其是在教育和文娛支出水平上明顯高於其他類型家庭,但其醫療支出的比重卻較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