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28日電/近日,教育部印發了《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其中規定“建立健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管理制度,學生測試成績列入學生檔案。畢業時,學生測試成績達不到50分者按結業處理”。這意味著,體測不達標的大學生將無法獲得畢業證,因此立即引發了一場關於“學業vs體質”的討論。
作為一名高校教師,對於大學生的日常生活情況也算有所了解。在並不那麼繁忙的學習之外,除了一些熱愛球類運動的學生,大多數學生的體育運動參與次數真是少得可憐。他們更願意宅在宿舍裡玩遊戲、看電影,也不願意到操場上、體育館裡去鍛煉身體。結果,四年大學讀下來,身體不是變得更好,反而給人的印象就是病懨懨,缺少活力的感覺。這種精神狀態顯然不利於學習,也不利於日後的工作。但因為沒有外界的督促與促進,缺少自律的學生們還是在不知疲倦地透支和浪費自己的身體與青春。
所以,教育部規定的用意無疑是好的。而且,實話實說也看到了問題。當大學生們不能表現出健康的體魄和向上的精神時,他們的狀態當然需要主管教育的部門重視。但問題是,以這種體質掛鈎學業的方式,真的能夠解決問題嗎?
一方面,學生本身可能存在弄虛作假的行為。在大學,體測通常以班級、年級為單位進行,有一些學生,如果想要鑽空子,或者想要找關係,基本上都可以得逞。畢竟,這種作弊,並沒有被學校高度重視。另一方面,學校本身就可能存在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態度。學生的畢業率是評價學校教育的一個指標,如果學校的畢業率沒有那麼高,對於學校來說,本身就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而且,也不利於招生。所以,高校也未必把這個掛鈎看成太重要的事情。
當然,有人會說,這是選擇性說理。這個體測並不難,只要考生堅持日常的基本鍛煉,他們就可以順利達標,所以,他們未必會選擇作弊。而且,完全可以要求高校把這項工作當成一個重要工作去做,以抽查的方式,對高校的工作情況進行監督,一旦發現問題,便嚴厲問責,這樣學校恐怕也就不會走過場。這麼說也有一定道理。管理的效果,取決於管理的力度。如果在體測掛鈎學業的設計中,細節上更為合理一些,執行上更為嚴格一些,最後的結果可能不會太走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