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青表示,公車改革方案實施後,可較為明顯地減少我國財政支出中的相關開支,減少公車私用等浪費和腐敗現象。“現有公車估計最多保留10%,即20萬輛公車;可以節約1/3的公車費用,即1000億元以上,可能會達到1500億元”。
當然,車改要想達到減少開支、杜絕腐敗等目標,還需要積極推進、嚴格落實。此前,部分地區在車改方面的經驗教訓,值得總結。
2008年前後,常州市嘗試車改。該市一名公車司機宋小林告訴《中國經濟周刊》,“一個大一點的鄉鎮,車改前有八九輛車,加上司機工資,全年開銷是60萬到90萬元之間,但車改後200萬都不夠。因為,車改以前的費用主要包括駕駛員的工資、維修費用、汽油費、養路費等。車改後雖然車少了,但每個人都有補貼,補貼很高,公務員很多,加上其他的一般辦事員,補貼費用就更多了。退居二線的幹部也要發補貼,比如55歲退下來的也一直要發到60歲以後。這筆費用是相當大的。”據他介紹,當時科級官員買車每人還給補貼16000元,後來處級幹部也想參加車改領取補貼,但報到省裡沒批下來。
宋小林說:“對上,他們說因為駕駛員解聘或轉崗節約了工資支出,所以公務用車開支節約了很多,實際上,駕駛員都是正式工,他們的工資也是要安排的。總之,開銷不但沒有減,反而增加了很多。”他說,在常州,很多人領了補貼還想方設法讓單位派公車,車改相當於沒有改。
溫州、杭州等地現行車補“偏高”
從1997年至今,全國多個省份的地市、縣區都曾高調車改,南京、杭州、溫州、常州等地被認為是車改動靜比較大的城市。
宋小林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前幾年改革的時候,浙江的補貼最高能到3000元一個月,常州要稍微低一點,補貼從最下面到科級官員400到2500不等。”
據了解,浙江溫州現行標準分7個檔次,從科員、辦事員到正縣實職,補貼標準自300元到3100元不等。由於最高標準達3100元,遠高於城市最低工資保障標準,溫州模式一度受到質疑,被稱為“三高車改”。
與溫州類似,杭州現行補貼標準分9檔,其中正局級2990元/月,正處級1600元/月,科員、辦事員及其他人員350元/月。
葉青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杭州正局級補貼2990元,就是偏高了,我很久之前就估計中央的方案不可能這麼高。”。
近日,《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嘗試聯繫浙江一名處級幹部採訪,他表示,他們的補貼過高,現在領導壓力很大,不方便多說。
宋小林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車改的關鍵是國家要節約開支,對領導幹部有制約作用,但是現在有些領導幹部不受制約,“之前的補貼標準都是他們自己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