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卡特里娜飓風襲擊美國,新奧爾良市的防洪堤因風暴潮缺堤,導致該市八成地方遭洪水淹沒。由於缺乏計劃、組織和領導不力以及FEMA管理人員經驗不足等,美國聯邦政府在飓風期間救援出現失誤。聯合勸募會等美國慈善機構早於政府,第一時間出現在救災一線,幫助居民撤離,並直接向受災民眾提供各類服務,從提供食物、衣物、住宿、社區重建等常規性的服務。截至2005年12月15日,美國聯合會共募集了450萬美元用於飓風的救援。聯合勸募在飓風襲擊後積極介入災後救援而提高了聲望。同年,聯合勸募會與可口可樂等國際著名企業同被評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品牌之一。
2002年,被任命為聯合勸募會的執行主席的布雷恩•加拉格爾(Brain Gallagher),建立更加嚴格的會員資格審核及呈報規定,努力提高財政透明度。並將工作重心轉向如何解決當地社區問題,讓捐款人了解他們的捐款為社會帶來的改變。隨著民眾印象的不斷改善,美國聯合勸募的捐款額也不斷增多。根據2007年美國慈善400強排行榜(Philanthropy 400),美國聯合勸募會憑借1285家分支機構募集的42億美元重奪美國慈善業頭把交椅。根據福布斯2014年全美慈善機構50強排名,美國聯合勸募會以42.6億美元捐款依舊穩居第一。
在1992年美國聯合勸募醜聞案後,美國國會在1996年通過法案,規範慈善團體的主管人員的薪資和津貼,並且要求非營利組織必須將990報表向社會大眾公開,表中需反映慈善組織資產收入、支出以及人員薪金情況,包括機構前5名收入最高成員的名單、前5名支付最高的合同名單以及與所有董事會成員有關的金融交易記錄。同年10月,美國聯邦《綜合統一及緊急補充提撥法案》通過,要求具有免稅資格之非營利組織須向大眾揭露其基本數據與財務信息,並使大眾能廣泛取得。
在1992年聯合勸募慈善醜聞發生後,聯合勸募各分會便在其網站上就該醜聞發表聲明,解答問題,以消除潛在的捐贈人的疑慮。而且目前,美國聯合勸募總會也會每年發布一份年度報告,其中提供經過審計的財務數據和受資助情況報告,以達到美國稅務法規所要求的財務公開,以此來接受公眾監督。
除了民眾的監督外,美國還有眾多監督全美數百家全國性募款的慈善組織以及經營全國性或國際性慈善服務的非營利組織,其中就包括2001年成立的慈善機構評級網站“慈善導航”(Charity Navigator)。該機構是美國最權威的,可以清晰的看到美國所有的慈善機構過去一年的財務狀況、機構設置以及經營(赤字或盈餘)狀況,包括收入來源和支出狀況,以及過去五年的具體報表。根據其網站對於美國聯合勸募總會的審計,其因為行政和募款支出通常占總支出的9.3%,得分是60.09(滿分為70),而在負責度和透明度更是滿分70分。
(作者:源爾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