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封建的東西在起作用,另外還有一百多年的半殖民地歷史,這些不好的東西都在隱性地、顯性地發生作用。所以,社會主義制度是很好的制度,但是我國歷史的影響短期內不會清除。但是作為共產黨人來說,就是要自覺地消除這些負面的東西。
光靠教育是不行的,還要靠制度來保證。一個靠思想教育,一個靠制度,盡量消除這些腐敗的東西。很多官員開始是好樣的,不然無法得到提升,但是上來之後,他自己不注意改造思想觀念的,價值觀念發生了變化,經受不住一些誘惑了,放縱了自己,壞的東西就慢慢膨脹了,開始就很壞的絕對上不來。
所以鄧小平講得很清楚,制度建設是根本的。“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
制度建設也是習近平這一屆中央領導班子正在做的。我國的制度建設漏洞很多,還不健全。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就是要加大制度建設,使制度定型,更加成熟。要實現這個目標任務很艱巨,還有7年時間,就到建黨100周年了,所以時間很緊迫,任重道遠。
澎湃新聞:鄧小平曾提出了自己設計的黨內監督機制,例如鄧小平在1962年就提出對領導人第一個最重要的監督來自黨委會本身,另一個最重要的監督是要有專門的機構進行鐵面無私的監督檢查。有沒有具體的例子來說明鄧小平是如何健全黨內監督機制的?
石仲泉:鄧小平第三次複出之後,他認為應該健全黨內的監督機構,就恢復成立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這是過去沒有的。
除此之外,他還成立了中央顧問委員會,因為老同志多了,“文化大革命”把他們耽誤了,但他們還想做些工作,既然不能在一線工作,就讓他們擔任顧問的工作。在那時,這兩大委員會都是重量級的,他們對於中央委員會可以起咨詢和監督的作用。
不過,這個中顧委是過渡性的,十四大之後就取消了。鄧小平認為,中顧委不能干預過多,要把握個度,既然年輕幹部慢慢成長起來了,就要放手讓他們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