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印各有考量
今年5月就職總理的莫迪支持安倍放寬武器出口,因此日方對莫迪此次來訪抱有期待。安倍親自赴京都陪莫迪觀光、考察,對印度總理盛情款待。然而,與日方的“熱情”相比,日印會談成果寥寥,讓日本媒體切實感受到日印間的“溫度差”。
在“核能協議”問題上,根據印度現行法律規定,在發生重大核事故時,核反應堆製造者也負有賠償責任,因此日方雖然對印度核能民用化抱有期待,但畏於風險難以在協議上簽字。另外,由於印度並未簽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且進行過核試驗,向印度出口核燃料是否會成為核武器製造原料的問題,也使日方不得不再三考慮。另一方面,1984年發生的印度博帕爾毒氣泄漏事故導致巨大傷亡,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事後處理懈怠消極使印度民眾對合資企業的不信任感根深蒂固,日本核燃料和核技術想進入印度同樣並非易事。
此外,雙方在印度引進新幹線和海上自衛隊US-2型水陸兩棲飛機問題上也出現分歧。印度希望借日本高科技推動國內經濟發展和人才培養,而日方以經濟援助換政治支持的期待卻未獲印度回應。印度政府較為緊張的財政狀況也令日本擔憂。
觀察人士認為,日印對雙邊關係有各自的考量,而此次莫迪訪日沒能讓兩國“各取所需”,日印帶有“溫度差”的新關係將走向何方有待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