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腐敗“變種” |
中評社香港9月9日電/中秋節前一天,趙亮起得很早,這個華東某地級市的80後公務員提上買好的大西瓜,坐上了回農村老家的汽車。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正是玉米將熟的季節,趙亮的爺爺家有塊玉米地,老人家年紀大,一個人下地幹活太辛苦,趙亮趁著假期,趕緊搭把手,上午掰玉米,下午剝玉米皮。幾個小時後,院子裡曬了一地的玉米。
一天忙活下來,坐在回程汽車上的趙亮忍不住感嘆:“這樣的節日,過去真是想都不敢想。”
幾年前,趙亮通過國家公務員考試進入某省會城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工作。工作頭一年的中秋節,單位給每人發了一箱子蔬菜,白菜、蘿蔔,“品種齊全”。趙亮很滿足,但部門的老同事卻嘀咕起來:“現在這發的啥啊?以前的福利多好啊。”
老同事告訴趙亮,之前每年中秋節,單位都會發高檔的盒裝月餅,還會給員工發面值不小的購物卡、油卡等等。而節日的日程一般都是“滿滿當當”,茶話會、晚會、部門聚餐,變著花樣搞。
老同事搖搖頭,給那場談話作了個總結:“以前的日子,那才叫一個幸福。”
“這樣的中秋節真的幸福嗎?”趙亮很不解,剛來單位時,一碰上過節總能聽到幾個同事聚在一起議論其他機關單位的福利發放情況,“一會兒跟海關比,一會兒跟別的單位比,像是攀比大會,而且這樣的討論要讓更多人知道,那不是變相讓準備國考的年輕人挑福利好的單位嗎?”
趙亮哭笑不得,好好一個中秋節,“過得比上班的日子還累”。以前還常有老同事“好心”提醒他,如果節日裡其他同事去拜訪了領導,那他也得去。趙亮“很傻很天真”地問了原因,換來老同事一句:“別人都去你不去,多不懂事啊!是不是不想混了?”
今年,趙亮回到家鄉的統計局,令他驚訝的是,“氣氛明顯變了”。中央八項規定出台一年以來,趙亮的家鄉又出台了“十項禁令”,從3月開始,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一直持續至今,先是理論學習,再是自查自糾,最後整改落實,“非常徹底”。
今年中秋節,趙亮的單位什麼福利也沒發,但很少聽到身邊同事的抱怨。“群眾路線活動時大家紅了臉又出了汗,都知道這次是動真格了。”趙亮說。
過節前幾天,趙亮和同事聊起中秋假期的打算,有人要回老家過節,還有的要全家一起出門旅遊,“感覺我們跟普通白領差不多,假期終於正常了”。
大家甚至開起了領導的玩笑,“八項規定對領導也是一種解脫啊”。在趙亮看來,領導“什麼也不缺”,唯一缺的是“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一些推不了的應酬如今都可以“名正言順地拒絕了”。
中秋節這天,趙亮和父母買了酒水、月餅和米面,開了半個小時的車,到了老家。趙亮家30多口人擠在爺爺奶奶家裡,趙亮的媽媽一落腳就和妯娌準備午飯去了,爸爸和其他長輩圍在一起,有的看電視,有的打牌,“熱熱鬧鬧的,有了節日的味道”。
趙亮一會兒逗逗親戚的孩子,一會兒又去朋友家串了門,很快就到了吃飯時間。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喝酒,直到下午兩三點,喝得微醺的趙亮很開心:“現在過節確實有點拮據,但其實有沒有那些福利都不重要,畢竟中秋節跟家人一起過才最幸福!”
和以往一樣,在老家還是有親戚朝趙亮“擠眉弄眼”,忙著打聽趙亮這些公務員今年中秋節發的福利和平時的待遇。“什麼都沒發。”望了望帶著狐疑眼神的親戚,趙亮說,“我覺得我這份工作很好,不是特別累,雖然掙得不多,但能吃飽,還不會撐著。”
趙亮期待有一天,自己不再需要和親戚解釋,為什麼身為公職人員的他在節假日什麼福利都拿不到。“等到八項規定真正成為每個公務員都堅守的準則,我相信也不會有人戴有色眼鏡看待公務員了。”(應採訪對象要求,趙亮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