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與國運和個人前途緊密相連的選才制度,高考改變了億萬人的命運、催生了千百種相關產業,也留下了無數悲喜故事。 |
中評社香港9月10日電/作為與國運和個人前途緊密相連的選才制度,高考改變了億萬人的命運、催生了千百種相關產業,也留下了無數悲喜故事。三十餘年來,高考制度一直在進行改革,但往往存在不科學、不徹底、不全面、矯枉過正等現象。唯分數論、一考定終身、寒門難出貴子、地域歧視、招生舞弊……種種現象普遍存在於今天的教育領域中,使得新的改革方案已如弦上之箭。
新加坡《聯合早報》9月5日載文《高考改革,正道還是歧途?》,文章說,9月4日,中國國務院發布了《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這一被稱為自恢複高考後最大規模的高考改革,內容涵蓋了多個方面:高中不分文理科、提高中西部地區和人口大省高考錄取率、增加農村學生上重點高校人數、減少和規範考試加分、完善和規範自主招生、改進錄取方式等等。方案一出台,便引起中國社會各方面的廣泛關注。
新方案下,高中不再文理分科,考生總成績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3個科目成績組成。計入總成績的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由考生根據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長,在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選擇。
對這一方案,不少人表示歡迎,但也有評論指出,其在執行中可能會走樣。《新京報》評論說,如果中學還是圍繞考試來組織教學,那麼很可能還是集中開設某些科目,並鼓勵學生集中選擇,這樣一來,所謂“文理不分科”也就會被架空。著名教師李謂也說,根據思維規律,能同時學好、考好文和理的同學是少之又少的,不分文理科其實是個偽命題。
“一考定終身”始終是為人所詬病的現象。兩三天時間,幾張薄薄的試卷,就能決定考生一輩子的命運,很多人因為臨場發揮失常或者偶然因素的影響而抱憾終生。
但是一些教育專家對此有不同看法。中國教育科學院研究員儲朝輝在接受搜狐教育訪問時說,高考科目減少了,學生壓力未必減少。有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之後,學生從高一年級,每一個學科的成績都會計入總分,這就意味著進入高一就等於進入高考,會讓高中階段的學生難以承受。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也指出,由於最終的錄取制度,依舊是集中錄取,因此,文理不分科、分散高考壓力,最終可能演變為增加高考壓力,把整個高考戰綫拉長為整個高中三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