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局正在調查全球反壟斷機構調查過的行業這一事實,將反駁他們不公正地審查外國公司的說法。
文章稱,中國監管機構歷來傾向於密切關注會直接影響消費者的部門。例如,2008年中國的反壟斷法出台後,首批調查對象之一就是方便面製造商組成卡特爾一事。早期的另一裁決是,當局認定聯合利華提前宣布漲價意圖引發了家庭用品搶購潮。
最近的調查符合這一主題。當局的最新目標——嬰兒配方奶粉生產商、汽車行業、眼鏡和隱形眼鏡生產商——都是關係到普通人的消費品行業。
因此,中國針對的是消費品生產商而非專門針對外國公司的可能性更高。任何調查汽車或技術部門相關業務的活動都必定會把外國製造商牽扯進來,因為本土企業在這些行業的份額仍比較有限。
處罰外國公司還有助於政府樹立積極執法、確保消費者獲益的形象。
消費部門涵蓋許多行業,很難預測哪些尤其容易受反壟斷執法影響。此外,中國的許多部門仍處於依法壟斷或受價格監控的國有企業的支配下。
文章認為,避開中國反壟斷機構的關注的最佳辦法是,確保合規政策包含消減中方特有顧慮的管控措施,避免進行可能會被中國監管機構視為反競爭的活動。總的來說,在華運營的公司應定期審查反壟斷政策,培訓雇員掌握這些政策,開展審計確保合規。總部推行的政策要嚴加遵守,這一點尤其重要。
(消息來源:《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