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應該指出的是,同理心思維所強調的是,善於從對方的角度和處境思考對方的觀念,體會對方的情感,理解對方的處事,並不是遷就對方,喪失自我,同理心不是簡單地認同而是更好地理解。對競爭的雙方而言,同理心並非只來自於一方,必須是雙方都有同理心才能發揮同理心本身所具有的溝通效果。以此標準,若設身處地從大陸的視角考慮就會發現,以目前的兩岸政治互信水平、台方對“習馬會”的基本考慮和島內複雜的政治環境,在本次北京APEC峰會上實現“習馬會”的條件並不成熟。這是因為,雖然大陸方面一直主張並積極推動兩岸領導人會晤,但絕不是為會面而會面,雙方不能僅僅握握手、喝喝茶,追求表面上的政治轟動效應,而是期待兩岸領導人的會晤能夠在實質上有助於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進程,且無論在短期還是長期效益上都不應對兩岸和平統一造成傷害。因此,兩岸領導人會面必然要涉及到身份、場合、議題和成果等諸多複雜難題,特別是身份和場合問題敏感而複雜,這些問題的處理和解決需要雙方不斷增進互信,通過艱苦的磨合才能達成共識,所謂“水到渠成、順其自然”。
站在大陸的立場,此前台方參加APEC會議一直是按照APEC有關諒解備忘錄的規定和慣例進行的,即台方只有經濟事務部門的主管或者台灣地區領導人的代表才能參加。本次APEC峰會的地點雖在北京,但是APEC是亞太地區級別最高、影響最大的經合組織,APEC峰會自然屬於舉世矚目的國際場合,在這樣的國際盛會中兩岸領導人會面很可能會給外界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印象,從而釋放出一種錯誤的信號,反而不利於兩岸關係的長遠發展。另一方面,在馬英九政治處境艱困、民進黨牽制加強、島內民眾對“習馬會”意見分歧的大背景下,馬當局難以在推進兩岸關係上邁出實質步伐。島內不少輿論就認為,“台灣在馬習會上不容易拿出大菜”。因此,台方換位思考,站在大陸的角度看,面對APEC“習馬會”這種打破慣例、易造成“兩個中國”負面影響的安排,面對此舉對兩岸關係發展造成的隱患以及島內政治發展的不確定性,大陸自然不可能認同台方所期待的“習馬會”。此外,還應看到,大陸在時隔13年後才有機會舉辦這一難得的國際盛會,此次領導人峰會將就如何進一步發揮APEC作用,推動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尋求新的增長點和加強互聯互通建設等問題深入討論,凝聚共識,將引領亞太未來合作方向,意義重大。各方對本次峰會抱有很高期待,作為鎂光燈齊聚的東道主,這也是全面展示大陸形象、提升其國際影響力的重要舞台,屆時大陸將舉行一系列的雙邊和多邊活動。大陸對本次APEC峰會高度重視,全力以赴,並不希望其他事情衝淡會議的主題。
三、共同為兩岸領導人會晤創造積極條件
從同理心的角度出發,兩岸都應充分了解、理解和體諒對方的想法與考慮,島內學者在探討兩岸關係時常常喜歡引用同理心的概念,提醒大陸學者要多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其實,同理心的思維模式並不是單向的、單方面的,而是雙向的,不能只要求別人要有同理心而自己不需要同理心。所以,筆者這裡也提醒島內的學者朋友們,也應用同理心的思維、站在大陸的角度去理解北京對APEC“習馬會”議題的思考。如果台方的目的是借此尋求更多國際參與、擴大所謂國際空間,則應該努力增進兩岸政治互信,通過政治協商找到解決的辦法。如果是為了進一步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自然就不需要借助國際場合。如此就能明白此次APEC“習馬會”不會成局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