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民黨中央委員何溢誠 |
中評社香港9月28日電(記者 鄧冠英)台灣方面一直積極發放訊息,希望能在APEC會議上實現兩岸領導人會面(即習馬會)。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何溢誠日前接受中評社專訪時表示,先不論習馬會所談的議程與要達到的成果,只要兩人能實現會面便非常具政治意義,兩人一握手就是和平,對兩岸而言均是正面意義,因此他對習馬會“樂見其成”。
今年APEC領導人會議將在北京舉行,台灣方面認為是兩岸領導人見面的良機,但大陸方面反對兩岸領導人在國際場合會面,擔心讓國際社會對兩岸政治定位有所誤解。何溢誠表示,以經濟體領導人身份出席國際化場合,便無稱呼上的難題,對馬英九而言較無負擔,但他亦表示理解大陸的顧慮。他認為,兩岸考量有不對稱之處,但自馬英九執政以來,兩岸處於政治最契合,經濟聯繫最緊密的時候,建議可在明年上半年,台灣未迎來選舉之前,選地方進行會面。他建議,屆時可選馬英九出生地以及“一國兩制”示範地香港,或者具國民黨統治淵源的南京,又或者可選擇政治意義相對較小的廈門與金門,“習近平去金門,馬英九到廈門。”
何溢誠還認為,兩岸領導人在APEC會議見面比較自然,“若要進行專場會面,則需作許多前期議程,面對很多嚴肅的問題,比如兩人需談什麼,需談出什麼成果。”
何溢誠表示,馬英九主觀上有意願完成習馬會,但客觀形勢上未必如人所願,在其他議題上已有所建樹的習近平主席可以更包容與開放,能在兩岸之間能有創新思維與積極的做法。他還表示,台灣明年下半年要面對選舉,很多事情都會被泛政治化,萬一政黨輪替,兩岸人民都可以預見,兩岸關係不會像過去六年般“順暢”。
但兩岸關係並非一路順暢,如台灣出現反對服貿的“太陽花學運”以及被指涉嫌洩密的張顯耀事件,讓兩岸關係產生波折。何溢誠認為,兩岸交流思維均有預設前提,即只要兩岸經濟密切,共創繁榮則會產生外溢效果,從經濟整合促進政治統合,而由於未能做到“雨露均霑”,即使國民黨稱之為“和平紅利”,大陸稱之為“對台讓利”,但台灣民眾並沒有感受到,因而“太陽花學運”從反服貿審議程序,到反對服貿本身,亦體現了台灣民眾對大陸的恐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