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淘汰”的腐敗規則使一些基層政治生態退化、惡化
政治生態的外在表現就是風氣:黨風、政風、社會風氣。最近,湖北省委書記李鴻忠在分析一些地方出現腐敗窩案、串案的原因時認為,一個地方風氣不正,其實是政治生態不好的外在表現;如果放任不良風氣持續存在,就會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效應,導致政治生態惡化和腐敗現象蔓延。
廣東茂名的腐敗窩案就是一個明證。在腐敗案發前的茂名,“不跑不送,原地不動,又跑又送,提拔調動”的官場潛規則大行其道,進而出現了劣幣驅逐良幣的幹部任用“逆淘汰”現象。其中,有些基層幹部的“從眾”令人感喟。茂名市轄內信宜市有個鎮長,努力工作卓有成效,每次開幹部大會都受表揚,但多年沒有提拔。為了升任鎮黨委書記,他抵押貸款5萬元,凑了20萬元行賄,此後很快被提拔,最終卻也因此受到處理。
劣幣驅逐良幣的“逆淘汰”不僅僅是利益集團裡的“圈錢”遊戲,它搞亂幹部價值取向,侵蝕幹部隊伍肌體,也帶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乏力。
基層政治生態惡化的後果是嚴重的,它往往造成當地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退化。在湖南衡陽各級賄選最為嚴重的時期,市人大機關不少幹部甚至把每5年一次的換屆選舉當成是撈錢的“收割期”、把收取選舉賄賂當成是5年發放一次的“福利”;在廣東茂名,當地資源豐富卻一直發展遲滯,原因之一就在於領導幹部頻頻插手經濟項目,與商人進行權錢交易,造成諸多爛尾工程;在山西呂梁,圍繞煤炭經濟利益的黑金政治大行其道,社會風氣隨之敗壞,普通百姓不但無法從中受益,反而要承受礦難、環境污染、借貸危機、貧富懸殊的諸多惡果。教訓不可謂不深刻!
當前,中央反腐之風勁吹,一些地方“腐敗窩子”陸續被連根拔起,在案件查處的同時“災後重建”也已提上議事日程。淨化、重建風清氣正的基層政治生態,路在何方?
一把手是防腐、反腐、淨化基層政治生態的關鍵
當前,反腐仍然是淨化基層政治生態的首要手段,其中關鍵在於一把手的作用。
防止一把手權力失控是防止腐敗發生的關鍵。當前,處於領導崗位特別是一把手崗位的幹部有權對主管的項目拍板。儘管黨政機關在工作程序上建立了一系列制度,但是安排工作、作出決策往往是命令式的。領導幹部的分工責任制導致領導拍板,下面不敢、不會反對。
“以縣委書記為例,可謂是‘雄霸一方’,各個行業包括土地開發、工程上馬都聽命於他。雖然有紀檢監察部門,但也是在縣委的領導下,這使權力的運行缺乏有效監督。”長期從事反貪工作的四川省反貪局偵查處處長劉霖說,權力的集中也極易導致買官賣官的發生。“一旦某個地方或部門頻繁調整幹部,有些人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就給握有人事決定權的一把手送錢。”
同樣,一把手的“好人主義”也要不得,往往一把手不作為、不講原則、壓不住陣,影響的是一個部門、一個單位甚至一個地區。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童名謙就是一個典型例子。時任衡陽市委書記的他,面對嚴重的大範圍破壞選舉事件“求穩怕亂”,不聽、不管、不查,回避矛盾,明哲保身。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李拓建議,要進一步加強對黨員領導幹部,特別是一把手的監督和管理,使其權力始終處於有效的監督之下。同時,大力推行政務公開,使各種重大決策部署可以充分接受社會監督,讓權力在陽光下公開、公平、公正地運行,最大限度防止權力失控、權力濫用。目前,各地試點的縣委權力公開運行改革可進一步推開,探索一把手監督的長效機制。
同時,一把手應該在黨風廉政建設中負起主要責任。安徽省社科院社會學所副所長吳樹新認為,腐敗止於正氣,領導幹部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人情觀,堅守正道、做好表率,對不正之風疾惡如仇、敢於亮劍,形成激濁揚清的政治生態,才能給整個社會帶來健康向上的發展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