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入口 |
中評社香港10月4日電/上海自貿區即將迎來成立一周年,其所享受的優惠措施與分散在中國各地的幾十個保稅區的優惠措施並沒什麼大差別。莫尼塔(上海)投資發展公司研究員彭震威表示:“總體來看,在中國其他地方不能做、只能在這裡做的事並不是太多。”
法國《費加羅報》9月27日載文《上海自貿區需更多改革舉措》,文章說,在距上海市中心約40公裡的洋山保稅港區內,貨物可以自由流通、裝卸、組合、加工,隨後被運往世界各地。上海這個世界第一大集裝箱港還想進一步革新,使自己變成一個工業和金融“樞紐”,以期進一步拉開與其主要競爭對手新加坡和香港之間的距離。這一先鋒式的改革是一年前由中國正式推出的。
洋山保稅港區是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一部分,自貿區規劃面積28平方公裡,是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進一步對外開放的試驗田。一些企業,如法國的物流巨頭喬達集團已從中獲得巨大好處。法國喬達國際貨運上海公司的負責人說:“自貿區成立以來,我們的業務量增加了35%,我們的倉庫面積自2011年以來增加了十倍。”
許多國際知名品牌,如法國著名的箱包企業Delsey,都把這裡當作了全球配送中心。菲亞特-克萊斯勒旗下的Mopar配件供應中心負責人李穎(音)說:“在這裡,我可以在48小時內辦完所有的手續,而這在新加坡是做不到的。”
在自貿區即將迎來成立一周年之際,官員們在爭先恐後地強調它所取得的成就。然而,莫尼塔(上海)投資發展公司研究員彭震威表示:“總體來看,在中國其他地方不能做、只能在這裡做的事並不是太多。”
洋山保稅港區所享受的優惠措施與分散在中國各地的幾十個保稅區的優惠措施並沒什麼大差別。在上海自貿區的“負面清單”中,特別管理措施仍多達139條,盡管在外國商會的壓力下,它已被删除了近27%。
雖然自貿區內辦事效率有所提高,但跨國公司似乎仍在觀望。今年6月份,新登記註冊的企業中,跨國公司只占12%,這一數字遠遠低於當局把它確定為中國經濟國際化新橋頭堡時的心理預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