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除了上述通報的案例,事實上,近來,在反腐高壓下,“紅包”新伎倆層出不窮。“包括‘微信紅包’在內,一些新的腐敗載體隱蔽性更強,已經成為紀檢部門打擊的新焦點。”中國社科院廉政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高波說。
記者採訪了解到,一些儲值購物卡仍在國慶期間公開銷售。記者在北京各大商場的門口仍看到,不時有人向顧客收購各種禮品卡獲利,他們的目標客戶通常是一些官員家屬和國企員工。而網絡上,可以作為“紅包”奉送的各種禮品銷售火暴。其中,亞馬遜、淘寶等知名電商網站在各地超市、便利店發售各種面值千元上下的禮金卡,在網站上就能消費使用,甚至還可轉賬。
多位受訪專家表示,治理“紅包腐敗”是反腐工作更見微知著、以小見大的具體體現。
在抓“小問題”做“大文章”的新共識下,各地紀委紛紛出台了更加細致並具有可操作性的規定。廣東省紀委就發文進一步明確了收送“紅包”違規情形:一是用公款贈送“紅包”;二是收受管理或服務對象的“紅包”;三是授意或委托特定關係人收送;四是多次收送“紅包”。
對於這四種情形,一律將對當事人先免職再作處理。
此外,不少專家認為,將收受“紅包”入刑也是解決問題的途徑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