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腐敗鬥爭方面,王岐山說,黨中央橫下一條心,一定要遏制住腐敗蔓延勢頭。在如此高壓態勢下,仍有一些黨員幹部不收手、甚至變本加厲,有些地方甚至出現“塌方式腐敗”,令人觸目驚心!要持續保持高壓態勢,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重點查處十八大後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現在重要崗位且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領導幹部。
什麼是“塌方式腐敗”?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許耀桐等受訪專家認為,“塌方式腐敗”是指一個地方或一個部門的領導幹部出現整體性的腐敗現象。與“集體性腐敗”不同的是,出現“塌方式腐敗”的地方或部門,高層、中層多位領導涉及腐敗案件,橫向上存在廣泛性的特征、縱向上也具有一定的相關聯性。此時,該地或該部門的黨委領導集體在領導黨風廉政建設方面存在很大問題。
“最典型的就是山西省官場出現的一連串腐敗案。”一位反腐敗研究學者向南都指出,王岐山用如此嚴厲的措辭來談反腐敗當前的形勢,既體現了他個人的語言風格,同時也傳遞出反腐敗不容任何鬆懈的信號。
2、“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寫入四中全會《決定》
王岐山在會上透露,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中明確提到:“要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南都記者了解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近期曾多次被習近平總書記、王岐山在公開講話中提到。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許耀桐也向南都指出,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機制,從領導人講話到寫入四中全會《決定》,意味著中央領導人的觀點上升為全黨的一致認識。
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四次全體會議上,王岐山也對這一機制的構建進展、路線圖做出具體闡述。
王岐山說,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仍停留在“不敢”層面,“不能”、“不想”的問題還遠沒有解決。要繼續保持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治病樹、拔爛樹,強化“不敢”的氛圍。
“懲是為了治,要加大治本力度,選對人、用好人,深化改革,加強制度建設,強化日常管理和監督,完善激勵和問責機制,逐步實現‘不能’。”王岐山說,最終要靠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宗旨意識,樹立“三個自信”,真正做到使之“不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