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一個月不到,江星就笑不出來了。
鎮政府的“熟人”悄悄問他:“怎麼就你去了計生辦?一般選調生都去了黨政辦,離領導近不說,也最容易出成績。”江星還沒反應過來,“熟人”又提醒他,“計生辦事務性工作這麼多,很容易被困住手腳,在基層最沒出路”。
這並非危言聳聽。鎮政府的宣傳委員面對江星的“疑惑”,“意味深長”地告訴他,計生辦的人只有3條出路——要麼去衛生院,要麼留下競爭主任的位子,又或者“通過運作離開計生辦”。
話到最後,這個老幹部勸江星“趕緊‘活動’一下”。
江星傻了。他猛然意識到,這個計生辦除了一名50多歲的辦事員,還有一正一副兩個40來歲的主任,“都是熬了將近十幾年才等到這個位子”。這讓他有點沮喪,“主任年紀大了,估計仕途也差不多了,我們年輕人本來就升不上去,要是辦事員再內退,所有的活兒都由我做,我還出得去嗎?”
“幹得好不如分得好”?
按照江星這位“熟人”的說法,在鄉鎮工作,“能見著一把手和村書記的工作才是好的”。原因很簡單,只有多接觸鎮長和書記,人家心裡才有你,晉升的時候才會記起你。“要不然你以為鄉鎮30~40個公務員,靠什麼才能升上去?”
“幹得好竟然不如分得好?”江星心下一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