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的貿易糾紛的解決以及拓展中國經貿發展路徑,這是容易被觀察與記錄的,但總理外交那些“例行公事”——其實被大大低估了它的價值。
簡單而言,以全球視野來觀察並將中國經濟轉型納入其範圍之內,是一種大戰略與大思路;但同時,全球經濟運行自有規則,並且美國在主導TT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議)與TTI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議)的制定——新規則正在建設之中。是否開放並融入全球經濟,於中國,不再成為問題;而如何融入?尤其在規則正在調整與改變之際。在這個背景下,再來理解羅馬的中歐論壇,米蘭的亞歐峰會李克強總理的參與,所謂“例行公事”,其價值,正是參與形成地區或全球規則過程中的一部分努力。
總理外交里的經貿議題,它是由事件爭端貿易糾紛的解決、經貿交往與融合、參與並制定地區或全球規則一系列內容構成,任何片面之觀,皆難得要領。
同樣,觀察總理外交,如果我們只執經貿一端,仍是褊狹。
在默克爾的總理府檢閱完儀仗隊,在紅地毯的盡頭,默克爾微微笑,抬起右前臂,伸出大拇指——這是對李克強的一個讚賞?這個小動作饒有趣味。在默克爾領李克強去她經常逛的一個超市,李克強要去拿提籃,默克爾擺手制止了他,她自己熟練地拎上提籃,自然而然引領著李克強走上自己熟悉的逛超市線路。很顯然,無論你是否在意他們的職務,他們之間的關係是老熟人,是朋友。國與國之交往,私人之間的友誼,正是象徵,不可忽略。
融洽與融合,首先是人與人之間的。而人與人交往背後的國與國關係,何為要旨?文明對話,才是關鍵。檢索李克強出任總理以來的出訪,經貿固是核心議題,但國與國之間,“不只是做生意,還有‘義’的存在,特別是多種文明如何相處”。一位外事官員介紹說:“李總理強調,首先是對別人文明的尊重。我們出訪,要多講對別人歷史的讚美,對別人的進步要肯定、對別人的幫助要感謝、對別人的困難要理解、對別人合理的要求要承諾、對別人的疑惑要解釋。”踐行這一理念的經典樣本,是李克強的非洲之行。
在意大利演講時,李克強回憶了今年5月他的非洲之行,當時尼日利亞動蕩,已有國家首相取消了參加在尼日利亞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非洲峰會,如此局面,去不去?李克強說:“越是這個時候,我們越要去!”所有的尊重,以及隨之而來的文明對話,前提是:行動以及勇氣。結果,非洲峰會李克強總理到會,成為最大亮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