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由於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才導致了法國最近的經濟有所減緩。但更有力的經濟增長將在未來的幾年內呈現。預計2015年開始就將明顯恢復,甚至會優於德國。
日報:也就是說法國經濟本身沒有問題,經濟放緩只是因為改革?
德布瑞鬆:是的。法國的企業發展良好,資金狀況也不錯。由於法國的改革將改善整體的經濟環境,不久的將來,巴黎經濟就會具有更強的動力。
另外,法國計劃3年內削減500億歐元的公共支出,而在鼓勵私營企業的發展中投入更多。因此,我相信在未來的幾個月就將看到經濟的恢復。在未來幾年內,法國經濟預計將有2%~3%的增速。
日報:對比上海和巴黎這兩座城市,你認為誰更有潛力成為繼倫敦和紐約之後的第三大國際金融中心?
德布瑞鬆:首先,我們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印象非常深刻。雖然中國目前的GDP增速有所放緩,但仍然很強勁。2010年,上海和巴黎簽訂了諒解備忘錄,合作舉辦商務交流會。我們確信作為中國的重要部分,上海將會為全世界的投資者提供更開放的環境,也很有實力成為未來的國際金融中心。
在亞洲,香港目前是繼倫敦和紐約之後的國際金融中心。而世界不止需要三個國際金融中心,更需要有越來越多富有潛力的金融中心出現。成為金融中心的意義並非將市場集中在一個城市,而是讓城市帶動整個大區域的發展,並反之讓區域的聯動來促進金融中心的發展。比如巴黎的經濟就受到了1999年歐元區成立的刺激,並加快成為了國際金融中心。
日報:就吸引中國的投資而言,德國的表現比法國更勝一籌。在中國投資者“走出去”的大潮中,法國可以如何改進或努力以吸引更多中國投資者?
德布瑞鬆:首先,法國對中國投資者有幾個吸引點。法國的經濟將會因為一系列的改革而更加有活力,投資環境更優良。另外,法國的證券市場中,有很多國際化、發展良好但價值被低估的企業。近幾年,歐洲約450個新上市的企業中,有80~100家為法國企業,其中不乏頗具潛力的中小企業,這些都是中國投資者的機會。
和法國相比,德國是個工業強國,經濟增勢不錯,和中國也維持著很好的關係。但在未來,德國的發展模式可能會有些問題,比如它過於集中在傳統的工業上。
法國的傳統工業規模更小,在證券和保險等金融領域有很強的優勢。並且法國的企業也更加國際化,在中國市場中占據著重要位置。另外,法國在IT業、媒體、健康醫療、林業等領域的未來發展可能會比德國更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