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的其言其行蘊含著中華傳統包容萬物、兼收並蓄的博大精神,更體現出為官者德治禮序、崇德重禮的文化精華。
文章指出,做官先做人,做人先修身,這便是一代儒臣風範的體現。黨員領導幹部必須知古鑒今,為政以德,正心修身,講規矩、守戒律,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今天,吸收傳統文化的充足營養,堅持他律和自律相結合,發揮禮序家規、鄉規民約的教化作用,讓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
王岐山此次安慶之行頗為低調,從當地群眾現場拍攝的照片顯示,陪同王岐山此行的還有安徽省委書記張寶順、安慶市委書記虞愛華等。
而至於專門造訪六尺巷背後的玄機,有當地官員猜測是通過六尺巷釋放信號:讓人三尺又何妨?告誡黨內幹部,為官當知進退。
《讓人三尺又何妨——安徽桐城“六尺巷”的啟示》原文:
“六尺巷”位於安徽省桐城市西南一隅,是一條鵝卵石鋪就的全長180米、寬2米的巷道。這條看似尋常的巷子,走完全程也不過四五分鐘,卻有著一段不平常的來歷。
據史料記載:張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與吳氏鄰,吳氏越用之。家人馳書於都,公批詩於後寄歸,雲:“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得書,遂撤讓三尺,吳氏感其義,亦退讓三尺,故六尺巷遂以為名焉。這裡的張文端公即是清代大學士桐城人張英(清代名臣張廷玉的父親)。清代康熙年間,張英的老家人與鄰居吳家在宅基的問題上發生了爭執,因兩家宅地都是祖上基業,時間又久遠,對於宅界誰也不肯相讓。雙方將官司打到縣衙,又因雙方都是官位顯赫、名門望族,縣官也不敢輕易了斷。於是張家人千里傳書到京城求救。張英收書後批詩一首寄回老家,便是這首膾炙人口的打油詩。張家人豁然開朗,退讓了三尺。吳家見狀深受感動,也讓出三尺,形成了一個六尺寬的巷子。張英的寬容曠達讓六尺巷的故事被廣泛傳誦,至今依然帶給人不盡的思索與啟示。
修身為先,大度做人。讓人三尺又何妨,失三尺之地,換萬世流芳。張英的謙遜禮讓,不僅成為鄰里之間和睦相處的典範,更是中華民族裡仁為美、和諧理念的充分體現。六尺巷雖不足200米,但是文化內涵卻遠非四五分鐘距離所能承載的。幾百年後的今天,當一些人爭長論短、追名逐利、爭權奪勢,在虛假的寒暄中,掩藏勾心鬥角和爾虞我詐的時候,六尺巷帶來的是觸及靈魂、發人深省的人生思索,是在世事紛爭中歸於寧靜與平和的精神淨化。讓一點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張英的其言其行蘊含著中華傳統包容萬物、兼收並蓄的博大精神,更體現出為官者德治禮序、崇德重禮的文化精華。做官先做人,做人先修身,這便是一代儒臣風範的體現。
治國輔政,清廉為官。自古至今,人們最注重的就是為官者德才兼備。清朝馬其昶所著的《桐城耆舊傳》中這樣描繪張英:三藩叛亂時,“一時典誥之文,皆出公手”。張英歷任禮部侍郎、兵部侍郎、工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文華殿大學士等職,治國輔政,才學出眾,被世人稱譽。作為封建官吏能將權力用於社稷而不肥一家之私,確實難能可貴。張英身為一朝宰輔,卻不恃權壓鄰,律己從嚴、舍利求義,權不為己所用,身以德服天下,而現今社會一些官員公然違規違法、以權謀私,置社會的道德法律於不顧,可謂相形見絀。我們黨員領導幹部是人民的公僕,既要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於律己,又應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要始終心存敬畏、慎獨慎微,才能無愧於心,不辱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