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12日電/在環境污染因素誘導下,我國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呈持續走高態勢。如不及時採取有效控制措施,預計到2025年,我國肺癌病人將達到100萬,成為世界第一肺癌大國。
專家建議,宜從環境治理、霧霾監測、病理研究、早期診斷和健康教育多個角度出發,多措並舉,有效降低疾病風險,提升百姓健康水平。
肺癌發病率持續走高 環境污染成重要誘因
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發布的《2012中國腫瘤登記年報》在對全國24個省的8500萬人進行數據統計和分析後顯示,我國每年新發腫瘤312萬例,死亡超過200萬,其中肺癌已取代肝癌,踞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的榜首。來自國家衛生計生委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的肺癌發病率以每年26.9%的速度增長,近幾十年來,每10到15年,肺癌的患者人數就會增加一倍。我國第三次居民死亡原因調查結果也顯示,肺癌死亡率在過去30年間上升了465%,取代肝癌成為中國致死率最高的惡性腫瘤。
研究表明,吸煙、環境污染、職業接觸、肺部慢性病以及遺傳基因易感性等是導致肺癌的主要原因。雖然吸煙一直被認為是導致肺癌的第一誘因,可近年來的多項研究表明,伴隨著控煙措施的推行,吸煙導致的肺癌發病率上升勢頭得到明顯控制,但與環境影響呈正向相關的肺癌發病率卻出現飛速上漲勢頭。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肺癌診治中心日前對2011年到2013年該中心收治並確診的所有肺癌患者進行了統計。結果發現,3年間,該院收治的肺癌患者數分別為899例、988例和999例,其中與吸煙有關的是鱗狀上皮癌患者一直穩定維持在230餘例,占比呈逐年下降趨勢。“而與基因突變、環境影響有直接影響的小細胞腺癌患者,卻以每年7個百分點的速度增長,分別占到該年度該中心肺癌患者數的45.9%、51.6%和58.3%。”醫院肺癌診治中心常務副主任、博士生導師王凱說。
此前,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在對該院10年來1.5萬多例肺癌病例進行病例分析後也發現,肺癌的病理型別出現了明顯變化:以前的肺癌大多為鱗癌,而現在腺癌的比重較大。參與此項研究的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教授楊功煥說:“PM2.5的小顆粒可以進入肺泡深處,和腺癌的發生有著一定的因果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