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顯然已經意識到自己所面臨的問題,試圖依靠自己的經濟實力重塑中國的國際形象。然而,正如人們所看到的那樣,國際社會對大國的期望越來越高,超級大國在國際社會中所承擔的責任越來越大。中國之所以不願意挑戰美國的領袖地位,除了軍事、經濟和文化等方面原因之外,中國的政治制度同樣令人感到疑慮。前段時間,學術界爭論所謂“普適價值”概念,充分說明中國在發展過程中尚未完全形成共識。部分學者認為中國應當走美國的道路,建立美國那樣的政治體制。但是,也有一些學者認為中國應當走自己的道路,應當具有高度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坦率地說,中國仍然處於“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中國社會各界對中國未來發展前途缺乏共識。中國要想成為世界領袖,必須首先樹立自己的國家價值觀,並且引導中國人民逐漸形成共識。
搞好自己的事情,是中國執政者處理中美兩國關係的前提條件。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在美國公開表示不挑戰美國的領袖地位,實際上是想要釋疑解惑。然而,歷史上還沒有和平轉移世界中心的先例。美國之所以在亞太地區排兵布陣,根本原因就是要防止中國迅速崛起,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領袖。樂觀主義者認為,中國成為世界第一是早晚的事情,中國政府不承認這一點,是因為中國謙虛謹慎的傳統優秀文化在發揮作用。中國正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中國政府要想解決自己的問題,必須與美國開展有效的合作。而美國不希望與中國發生對抗,當然,也不希望中國取而代之。中美兩國正處在一個十字路口,究竟是肩並肩向前走,還是分道揚鑣,甚至走上對抗的道路,取決於中美兩國領導人的戰略決策。中國不希望和美國發生對抗,因此,中國領導人在美國放下身段,公開支持美國繼續成為世界領袖。美國不放心中國的對美政策,因此,繼續對中國實施遏制政策。中國只有埋頭拉車,繼續搞好自己的經濟,不斷地完善自己的政治、社會、外交和軍事體制,才能防止出現不測事件。中美兩國相互需要,但是,中美兩國缺乏信任。
在相當長的時期,中美兩國這種奇特的關係將會保持下去。直到有一天,中國宣稱不願意成為世界領袖,實際上已經成為世界領袖;美國不願意中國成為世界領袖,但實際上必須承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領袖,到那個時候,中美兩國之間的緊張關係才會徹底緩和,中美兩國才有可能建立正常的軍事經濟政治外交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