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北京圖書訂購會台灣展區標牌(中評社 黃博寧攝) |
中評社北京1月9日電(記者 黃博寧)為期三天的北京圖書訂貨會昨天開始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辦。台版書籍是訂貨會的組成部分之一。走進展廳,“看見台灣”四個大字赫然眼前。算不上大的展區內人數不算少,普通讀者、兩岸出版界人士、主辦方工作人員聚在一起,場面熱絡。
台版書籍中,有《悠遊台灣》這樣的旅遊圖書,有《最後的王妃》這樣以台灣眼光讀大陸的歷史圖書,也有《莎士比亞》、《愛因斯坦》、《佛洛依德》這樣有人文氣息的書籍,種類繁多,不一而足。
台灣兩岸華文出版品與物流協會理事長陳建安告訴記者,本次訂貨會台灣有60多家出版社參與,展銷圖書3000多種。陳建安是台北人,現在北京大學圖書館系讀博士,從事兩岸圖書出版業六年,今年是參與訂貨會的第五個年頭。
陳建安說,台灣每年出版約4.5萬種圖書,其中新書約2萬種,繁體圖書約佔三分之一,7000種上下,其餘是簡體和西文書籍。台灣出版的圖書中,每年進入大陸約4000種,貿易額初步估計1億人民幣。館藏學術書籍約佔6成,批發零售書籍約佔4成。也就是說,進入大學圖書館的文史哲類書籍多於進入市場的一般生活類大眾書籍。
“零售批發量看似很大,實際不多;高校館藏量看著不多,其實很大”是台灣書籍流向大陸市場的現狀。
陳建安說,台灣讀書人口不多,只有400萬,其中一半是在校學生。因此,台灣的書商都在努力向大陸賣書。現在台灣的中文新書,有1/3直接通過內地出版社,用大陸書號以繁體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