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月12日電/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一月初,特區政府就2017年特首選舉展開第二輪公眾咨詢,許多人腦海裡都出現一個大問號:白費勁嗎?北京對政改寸步不讓,堅持要緊跟去年八月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及基本法;泛民則一早聲言杯葛咨訽,日後亦會否決政府提交的方案!
難怪有人說:乾脆省省吧,取消這第二輪咨詢算了。其實,這次為期2個月的咨詢與去年的首輪咨詢很不一樣:首先,由於預料泛民及其它示威者會如影如隨,政府已不打算再搞社區論壇;另外,這次政府亦說明,坊間所提的建議,必須附合人大常委會規定及基本法,否則不提也罷。
如此一來,單從技術層面看,這次咨詢能容許政府在人大框架下盡可能爭取更大空間的機會實在所剩無幾。但換另一個角度看,民主派元老,前民主黨立法議員張文光近日的一席話倒是很有啟發。
張文光日前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佔中”過後,泛民需要對整場運動及今後的走向深刻反省——張文光在“佔中”期間,一度是示威者及政府之間的“中間人”,以尋求和平及盡早結束示威。展望將來,張文光直指,泛民若要與北京過招,爭取更多民主的話,“必須認識今天的中國和今天中國的領導人(的思維)”,張文光又認為,泛民亦必須多認識中國的歷史,唯有知古識今,才能更好地推動香港的民主發展。
張文光所言其實是常識: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而這可說是香港今天政治現實的寫照——“佔中”後,北京立場強如磐石,香港的泛民及其它抗議人士,除了繼續抗議,繼續高呼口號之外,可有深思究竟是什麼令北京如斯強硬,寸步不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