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尼日利亞屠村事件遇害者恐達2000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1-17 10:24:38


 
  反應遲鈍的政府

  1月16日,在“屠村”事件發生半個月後,尼日利亞總統喬納森飛抵受到恐怖襲擊的博爾諾州,與幸存者會面。這被一些評論認為是對外界批評他對於恐怖襲擊“做得和說得”都不夠的一種回應。在此之前,尼日利亞政府和官員鮮有對“屠村”事件的聲明。與此同時,在巴黎《查理周刊》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後一天,尼日利亞總統府卻立即發表了一份對“言論自由”的聲援聲明。尼日利亞財政部長1月8日也在自己的社交網站上針對《查理周刊》事件發聲說:“可怕的事件。我們向遇難的記者以及他們的家庭致以最深切的慰問。我們和法國一起哀悼。”但在其社交網絡的頁面上,卻未曾見到有關本國“屠村”事件的只言片語。
在2014年4月中旬的女童被綁架事件中,尼日利亞政府同樣受到類似的指責。

  更讓人難以理解的是,有報道稱,在1月初“博科聖地”實施綁架行動4個小時之前,尼日利亞軍方已經掌握了恐怖分子的行蹤,卻未採取任何行動。尼日利亞政府軍在應對恐怖分子時的羸弱早已為人們所詬病,有報道稱,該國軍隊在武器裝備上、在士氣上都弱於恐怖分子。

  同是恐怖襲擊,尼日利亞為何被遺忘

  在《查理周刊》事件差不多告一段落後,發生在西非的恐怖襲擊事件才逐步引起國際媒體的注意。一些媒體在反思,發生在尼日利亞的駭人聽聞的事件,此前為什麼被人們忽視?

  有很多原因可以列舉出來。《時代周刊》刊文說:“美國人更關心很可能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相較於同樣發生在西方發達國家的恐怖襲擊而言,在遙遠的西非發生的恐怖襲擊事件與西方國家民眾之間,無疑有著巨大的“心理距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