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月17日電/香港青少年一直被指對國家了解不多,令不少港青在被煽動下參加了“佔領”行動。特首梁振英日前在施政報告中,提出資助學生赴內地交流的措施,但就被質疑是“洗腦”。梁振英昨日指出,認識香港鄰近的城市是很正常的。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則強調,香港是中國一個特別行政區,香港學生多了解國家發展是理所當然的。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梁振英昨日在接受英文電台節目訪問時,有聽眾質疑他在施政報告提出的資助學生外地交流的措施,為何要僅限於內地。梁振英回應說,認識香港鄰近的城市很正常,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學生也會到其國家的其他城市或鄰近的城市交流。
他強調,當局的政策並非局限香港學生僅與內地交流,但內地在地理上的確較近較方便。事實上,很多在香港的國際學校學生亦會參訪內地城市。
林鄭:了解國家理所當然
林鄭月娥昨日在接受另一電台訪問時也強調,香港作為中國一個特別行政區,香港學生多了解國家發展是理所當然的,尤其是國家發展一日千里,在經濟上賦予青少年的機遇將會十分多。她相信學生有思考能力。
吳克儉:內地交流早已有
在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昨日會議上,有議員質疑香港學生到內地交流的成效,又稱擔心加重老師的工作負擔。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指,交流團絕非“純粹旅遊”,而是配合“學與教”,既擴闊學生視野,也可增進他們對地理、歷史的認識,讓學生多了解國家一日千里的發展與成就,相信老師會歡迎此項新安排。
他並強調,內地交流團活動“不是今天先發生”,由學校及家長報名參加,當局會資助相關費用,學生和家長可以選擇不參與。多年來,學生到內地交流歡迎程度不斷上升,有提供100個名額的交流團,吸引了500名學生報名參加,相信增加交流活動可回應需求。
譚耀宗:中國人應知國情
民建聯主席譚耀宗在發言時指,香港學生身為中國人,理應要對國家多認識,倘對國家一無所知,是愧做中國人,而有關的交流活動可與課堂學習互相促進,有助學生增加對國家的了解和認識,體會“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