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沒想到狀況這麼差。”王文說,2013年煤炭市場下行,年底預估來年形勢時認為“不會太好”,於是做了比較悲觀的預期。
王文所在的縣曾有六七十個大小煤礦,在2009年山西省進行全省煤炭資源整合後,保留了8個主體煤礦,一半為露天開採礦井,一鏟子下去就是煤。王文說,2013年,共有6家煤礦開工生產,年底預估今年只有4家開工,形勢更加糟糕。
生產出來的煤,即使是虧本也要賣。王文透露,煤炭價格平均售價為每噸220元至360元,同比下降30%,而每噸煤的綜合成本高於售價100元至150元,去年該縣煤企實現利稅0.67億元。而在煤炭行業光景好的時候,每噸煤賣過580元,也賣過860元。這還不是呂梁煤炭價格的最高價。2003年前後,呂梁境內用於煉焦、冶金的主焦煤,最高價上漲到每噸2000元,是普通動力煤價格的三四倍。
呂梁的“起飛”也就此開始,一甩此前的最貧困“帽子”,GDP增速和財政收入增速一度位列山西省首位。煤炭行業也成為其經濟發展的支柱,“一煤獨大”的資源型經濟逐漸形成。2013年,呂梁市GDP為1228.6億元,位列山西省內第三,僅次於太原和長治。
但隨著煤炭市場下行,呂梁市GDP增速迅速回落,由2010年的21%降至2013年的9.5%。2014年更是降為2%,總量為1101.3億元,山西省內第五。經濟數據的反轉也讓當地官員覺得很尷尬,在今年2月初山西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期間,呂梁市長董岩表示:“隨著煤炭市場進入深冬季節,2014年呂梁GDP增速下滑到了-2%,財政收入-20.3億元。我們自己也覺得面子上掛不住。”
山西省一位長期關注該省經濟發展的官員徐洋(化名)告訴經濟觀察報,呂梁GDP增速在2014年“斷崖式”下跌,主因是其支柱行業多數“崩潰”,包括煤炭、焦炭、食品工業(以白酒為主)等。他透露,這三個行業的產值下降幅度都超過20%,個別接近30%。另外,鋼鐵行業相對好些,下降不足10%。而煤炭、焦炭、白酒和煉鋼加起來的產值占呂梁市總產值的69%。“工業比重太大了,加上工業加速下行,GDP增速不下降才怪呢。”徐洋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