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靜:大家會想說,如果我為了環保,會不會真的犧牲掉了發展?
解振華:這要算大賬。首先,我國雖然是發展中國家,人均GDP已達7000美元,是第二大經濟體,已具備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和科技能力,目前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還有不到5年時間,下大力氣治理污染、改善環境已刻不容緩,已經到時候了。其次,我們多年的經濟增長中付出了很大的環境代價,目前發展階段是有條件做到代價越低越好。另外,加大了節能減排降碳的力度,創造了節能環保市場,培育發展了我國節能環保產業,增加社會就業,也會推動經濟增長。
柴靜:比如說拿河北來講,它為了治理大氣,關掉了重工業,但是今年它的GDP就掉得很厲害,大家會說,如果為了環保,會不會真的犧牲掉了發展?
解振華:這是我們必須要還的帳,現在的現實問題還有就業、還有提高收入。那怎麼辦?轉型,就是轉型!現在國家在搞京津冀協同發展,拿出很多錢給河北,幫它轉型。你不幹鋼鐵了,你可以幹別的。你這個在城裡的鋼鐵企業,可能你的利潤很低,你如果騰出來這個地,你搞別的,可能創造利潤會更高,轉給其他企業,又解決了它的轉型問題,又解決了它的就業問題,這是國家統籌。
柴靜:比如說中國現在跟煤相關的這個產業,從業者可能將近一千萬人,如果說在這個轉型當中,可能意味著這個產業當中有一部分人會失去工作?
解振華:傳統的行業、產業可能會萎縮,這是經濟轉型升級的大趨勢,但是新興的產業培育發展起來了,我國的節能環保產業現在年產值已達37000多億,吸納就業人口可能是3000多萬人,這個產業還會壯大。
柴靜:現在還有人在觀望,說未來還會不會投資拉動經濟增長?
解振華:必須要繼續發展經濟,但實現的路徑、途徑是綠色、低碳、循環發展。路已經清楚了,目標也明確了,關鍵是行動了。
柴靜:解決大氣污染需要多長時間?
解振華:
如果說西方國家解決倫敦煙霧事件或者是洛杉磯大氣污染,他們解決這問題六十年、七十年,中國也要這樣嗎?絕對不會這樣。我們怎麼能夠?我們的體制優勢,技術上的優勢,跟它當年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它的工業過程當中,它還要研究到底是為什麼造成這個,我們現在一開始就意識到了就是煤、汽車,這個揚塵,你把這幾個問題解決了,肯定能比它要解決得早。因為它有前車之鑒,它有經驗教訓,我們還需要再重新自己去摸索嗎?那不需要了。我們這個階段會大大的縮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