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我們建議:一、將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納入國家有關規劃。將我國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的比例到2020年超過10%的指標納入“十三五”國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繼續頒布《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6—2020年)》,將全民科學素質綱要實施工作情況和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目標的完成情況納入對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的業績考核中。
二、將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納入國家全民教育體系,推動重點人群科學素質提升。加大面向青少年的科普力度,加大義務教育階段科學教育的比重,把科學素質測試列入升學和選拔人才的考核內容。將科學素質相關內容列入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的考錄和培訓中,並著重提高領導幹部的科學發展思想和科學決策能力。進一步創新農村及邊遠地區的科普方式,加大資源傾斜,切實加強農村留守人群及邊遠地區群眾的科學素質建設,實現科普公平普惠。
三、加大投入,完善機制,增強科普的保障能力。繼續加大對科普專項經費的財政投入。加強科普信息化建設,充分運用先進信息技術,豐富科普內容,創新表達形式,通過多種網絡便捷傳播,滿足公眾的個性化需求。特別是在農村、少數民族地區、社區等方面加大投入,推動建立穩定增長的科普財政投入機制。在國家重大科技計劃項目中增加科普任務,明確規定要有一定比例的經費用於科普。引導和鼓勵社會資金投入科普事業,形成多元化的科普投入機制。
(後方支援記者:廖梓達 孫儀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