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應在兩岸關係上大開大闔 幫朱立倫破除外省原罪心理障礙
朱立倫在兩岸關係上比較低調的原因,是因為太陽花學運以來,台灣整體社會氛圍上,彌漫著“恐中”和“反中”的氣息。而馬英九在這種氛圍中的表現,不是大開大闔地引領民意,反而是帶有“外省原罪”包袱地自我設限。我認為,藍營的知識圈應該積極在輿論界表達心聲,醞釀一個氛圍,讓朱立倫不必像馬英九一樣,困在外省原罪的格局裡面。至於馬英九方面,也應該主動幫朱立倫破除外省原罪的心理障礙,用剩下來的時間,在兩岸關係上做出一些大開大闔的動作,幫朱立倫和整個國民黨突破目前這種戒慎恐懼、謹小慎微的格局。正因為馬英九已經沒有選舉壓力,更應該在兩岸之間有大開大闔的作為,幫下一任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開闢選舉新局,也為自己留下歷史定位。
以馬英九的人格特質和慣性思考,他能否做到,還有待觀察,但在我的主觀期待上,兩岸之間應該要把門開得更大。過去的情況是,兩岸雖然簽了21項協議,但雙方的門開得還不夠大,尤其台灣方面更是半開半掩,設了一堆關關卡卡。和大陸總理李克強同屬厲以寧弟子的孟曉蘇最近來台灣的時候講得很好,他說國民黨本來是隻鷹,結果現在變成了雞。這是甚麼意思呢?就是國民黨本來應該有大中華的格局,敢去逐鹿中原,現在卻只想保住台灣這一小塊。缺乏大願景的國民黨,只想跟民進黨去爭台灣這一小塊,優勢當然顯示不出來,劣勢反而變得明顯。
就馬朱黨政雙軌制的運作來說,基本上是馬英九站在比較可以主動的位置,他可以用“總統”的身份邀國民黨黨主席來討論事情,朱立倫是比較不方便邀從政同志的馬英九來談問題的,所以,要讓雙軌制順利運作,還是要看馬英九的做法。這會影響到朱立倫能不能帶領國民黨突圍重生。
面對太陽花學運煽動起反中、恐中的情緒,馬英九應該以更強勢的作風、更宏大的格局,告訴台灣民眾,就是要把兩岸關係處理好,台灣才有前途,就是要把門開得更大,才能讓和平紅利分潤到民眾身上。我同意孟曉蘇的分析,那就是馬英九在兩岸關係上太過於謹小慎微,造成了和平紅利沒有外溢的效應。由於最高領導人的心理就是害怕、保守,到了今天,大陸資金仍然無法順利來台,無法在台灣創造就業機會。如果,就是和平紅利做不大,讓紅頂商人或國民黨權貴一口吃掉,就沒得分了,所以,真正要解決兩岸之間分配不正義的問題,就是要把門開大,讓“外溢效益”和“滴漏效應”能夠顯現出來,而不是把門關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