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高校的假期安排,從暑假到寒假,從寒假到暑假,兩相交替、循環往復,看似循規蹈矩,卻失去了靈活與多樣,缺乏色彩與生氣。從某種意義上講,一個學生在假期里做過什麼、錯過什麼,往往是其大學生涯的縮影,也潛移默化地影響到今後的工作和生活。而學校如何放假、怎樣安排體現了管理智慧,彰顯了人文情況,也直接影響到教育生態。人大“放春假”,放假不放手,科學調配教學時間,倡導開展“人大使者家鄉行” 活動,引導年輕人走進社會,融入自然,良苦用心和真誠善意可見一斑,值得點贊。
大學需充滿學術氛圍,也應該彌散著生活氣息,要給予年輕人更多的閑暇,去野外體驗,去社會歷練,而不是“宅’在一校之內,悶頭做學問。不同的假期安排背後是不同的教育觀,“春假”這樣的假期能換來學生詩意的生活,拓展成長的空間,教育生態也會因此受益,日臻完善。所以說,大學放假可以借鑒“人大”模式,探索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甚至因專業制宜,讓假期由粗放向精細轉變,如農業類大學或院系可以放“秋假”,引導師生去田地里勞動實踐,開闊視野、增長才幹,等等。如此一來,“假期福利”的量變積累必然逐漸改變教師和學生的教育觀、學習觀,帶來人才培養方面的質變。
這一方面,有關教育部門也應該發揮作用,引導更多學校在放假方面由此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在更多教育教學的環節上動腦筋、講智慧、重效果,不僅教會年輕人如何工作,也告訴他們怎樣生活。(來源:人民網 作者:李亮 本文略有删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