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10日電/多年來帶著“光環”出現在大眾視野的“超級稻”,日前隨著《南方周末》一則對安徽萬畝稻田大幅減產的報道,似乎一下子被拉下“神壇”。
針鋒相對的,則有專家指出,對於“超級稻”的判斷需要理性和科學態度。在爭論的背後,則應呼喚對中國糧食生產畝產競賽的反思。
風波由來
減產的正是標杆性的“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以及種子生產企業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隆平高科)推出的“兩優0293”。
隆平高科執行總裁彭光劍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詢問時,則解釋稱,“兩優0293”在安徽的減產絕收主要原因是自然災害,當地普遍出現稻瘟病所致,並非“超級稻”獨有現象。
《南方周末》在報道中指,隆平高科涉嫌虛假宣傳,沒有充分提示低抗性風險。而這種稻種本身有明顯缺陷,其引述專家觀點稱“倘若不抗稻瘟病,則不能算真正的超高產品種”。
報道還指,雖然袁隆平等團隊聲稱畝產不斷創新高,2004年,超級稻畝產突破800公斤大關,2014年超級稻“Y兩優900”平均畝產1026.7公斤,創造了最新的水稻畝產世界紀錄。但以單產論,1995年水稻平均畝產402公斤,2013年為447.8公斤,年均增幅僅為0.6%。
不過,隨即有專家提出質疑。德國哥廷根大學教授於曉華即在財新網撰文指出,這只是一個理想狀態下的產出。達到這個高產量,需要最好的土地,最好的管理,不計成本的人力和化肥等投入;更重要的是需要袁隆平那樣的水稻種植知識,可惜中國的農民都不是袁隆平。所以,這並不意味著中國的水稻產量都能達到1026.7公斤/畝。
而實際上,“2013年水稻平均產量447.8公斤”,並不代表同期超級稻畝產。據農業部統計,“十一五”(2006-2010年)期間,經農業部確認的超級稻品種累計推廣4.14億畝,占同期水稻種植面積的20.2%,平均畝產即達到575.2公斤,畝增產67.9公斤,累計增產稻穀561.9萬噸。
不可否認超級稻對中國水稻增產的貢獻。“2007-2010年,全國水稻單產連續4年突破歷史最高點,超級稻將全國水稻單產從2004年的404公斤提高到2010年的437公斤。”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全國超級稻研究與示範專家組組長程式華曾對外表示。
而財新記者在浙江亦了解到,農民使用浙江寧波農科院育成的“甬優12”超級稻種,獲得畝產800公斤的高產量。
實現水稻高產,必須要有良種、良法和良田的配套。而中國目前中低產田占耕地總面積的70%。小農模式下,生產方式落後,亂用化肥農藥。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