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同與個人和集體的經歷與記憶緊密聯繫。《青春之歌》與《百年離亂》的作者、台灣自由作家鄭鴻生先生提出,我們須要從政治社會變遷與世代差異來認識台灣人民的認同問題。他在另外一本文學著作《尋找大範男孩》一書中表示,他和祖父、父親三代人之間橫跨了自乙未割台以來台灣百年的近代史,該書封面的宣傳文字寫道:“祖父是清朝遺老,父親是日本皇民,兒子又成民國青年,三代之間的傳承與斷裂,鋪陳百年來台灣男人講不出口的心聲。”鄭鴻生認為,台灣人民的認同問題有很大的原因是來自於一系列“特殊的歷史事件”所帶來的“世代斷裂”,這種“世代斷裂”使得“世代差異”不僅只是指“同一社會群體自發的時代變化”,更重要的是不同世代各自的集體歷史經驗塑造了各個世代的身份認同。
長期研究閩台社會變遷的資深文史學者、現任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會長的汪毅夫教授認為,自1895年至今天的120年歷史當中,伴隨台灣社會變遷的不同歷史記憶階段,大致以每25年上下的時間形成以下五個主要不同世代:第一個世代是1895年馬關割台後至1925年(或者1930年)之間,台灣人民在此階段的前期經歷了大大小小的武裝抗日運動,並在後期經歷了以台灣文化協會和蔣渭水為代表的文化抗日運動,這20至25年間無數烈士英勇抗日的精神氣節流淌在台灣人民的記憶和血淚之中,因此這個世代可以稱為“武裝與文化抗日世代”。
第二個世代是1925年至1945年期間,台灣人民經歷了日本殖民統治後期的共同歷史,在此階段中日本將台灣作為進軍東南亞的後勤基地,日本一方面對台灣加大現代化建設,另一方面對台灣人民加速皇民化教育,並且派遣台灣兵至東南亞參戰,但是日本的皇民化政策從總體來說卻收效甚微,1945年台灣光復時台灣全島上下普遍歡欣雀躍地迎接光復勝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