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經濟的衰落,雖然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發生時讓世人有了深刻的印象,但其實內裡的危機也是早就產生了的。以美國為例,儘管現在還是高居世界首位的政治、經濟、軍事大國,但由於稱霸世界、充當全球警察,多年發動的各種戰爭,早已損耗了其國力。加上資本的逐利本質和勞動力價格高漲、環保要求不斷提升,迫使企業外遷至發展中國家。若非憑藉美圓的霸權地位巧取豪奪,其經濟早就難以支撐。金融危機的發生,就是最顯著的證明。七年過去了,美國經濟表面上有所好轉,好像已經恢復,但其實美聯儲“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是在嚴重透支美圓的信用,“寅吃卯糧”。如果美國政府不改變現在的財政和經濟政策,大幅消減開支,更加嚴重的經濟危機已經在不遠處的地平線上積聚能量,隱隱做聲了。
歐洲也好不到哪裡去。失去了殖民地的歐洲,也就失去了廉價的勞動力和資源,更陷於福利社會的泥淖,早已失去做大蛋糕的動力,政黨和社會沉迷於分配蛋糕的快樂中。但任何快樂都是要付出代價的,高昂的福利和各種勞保、稅收等規定,使企業望而卻步,全球化更加劇了這個過程。歐洲經濟的萎縮,就是必然規律。靠組成歐盟,拉中東歐的新夥伴入夥,只能勉強維繫過去的時光,要想恢復其全球經濟推動者和領路人的角色,恐怕早就不做此想了。
帶動全球經濟發展的重任,歷史性地落在了亞洲、特別是中國的身上。中國能否承擔這個重任、如何承擔這個重任?時代把機遇和責任擺在中國領導人面前。世界需要一種新的發展模式,需要一個具有睿智眼光的大國領袖來指出方向,引領道路。
中國的“一帶一路”方略,就是中國對促進世界經濟發展,引導、推動亞太乃至歐亞地緣經濟發展所給出的答案。任何偉大的經濟構想都是來自過去的發展和具體經驗的累積,絕非空穴來風,“一帶一路”構想也是如此。早在上個世紀,中國就有對外援助建設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的經歷和經驗。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自本世紀初,中國不斷與周邊國家探討合作建設自貿區以及基礎設施建設,以互聯互通,共同促進經貿發展。中國新一代領導人上台之後,更是高瞻遠矚,早在前年秋天就先後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的重大倡議,受到各有關的國家呼應。經過去年的仔細梳理、調研和規劃,在去年底進行了系統的規劃部署,於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作為國家發展方略正式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