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太太的8,060元月薪及大兒子的萬多元月薪養活一家四口,包括已退休的丈夫及讀大學的小兒子,要想盡辦法節省日常開支,“等街市攤檔差不多收工前才買,買5元一盤的爛生果,執點爛菜。以前一盤死魚5元,現在都要15元!工作辛苦想買支藥油捽都唔捨得,有病亦只能花8小時排隊看公營醫生,根本‘病唔起’!”
工聯:續爭39元最低工資
工聯會元朗區議員陸頌雄表示,天水圍區內工作機會充足,惟絕大部分屬厭惡性行業且工資偏低,2.5元的加幅實在太少,“凍飲都加3元啦!”他希望政府研究設立包括經濟增長及通脹水平兩大元素的方程式,計算出每年的最低工資水平,而工聯會會繼續爭取最低工資水平達39元及“一年一檢”。
教授:經濟下行時仍有一條底線
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指出,本港引入最低工資前時薪15元的廁所清潔工並不罕見,但目前經濟環境及勞動市場暢旺,時薪低於32.5元者僅屬少數。
他認為,今次工資上調對整體工資變動影響不大,但仍可為未來兩年的工資水平提供一重保障,“經濟下行時工資仍有一條底線。”他建議特區政府應將現時最低工資“至少兩年一檢”改為一年一檢,並按照客觀數據去調整工資水平,例如與低收入者的工資變動指數掛來反映實況,也可免卻勞資雙方就最新工資水平花時間爭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