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旅途艱險。早期移民偷渡出洋,整日擔心官軍稽查與海盜行劫,海上風信難測,帆船時時有傾覆之險。近代出洋華工則幾乎與奴隸無異,飽受“豬仔頭”與“豬仔館”的虐待,華工被封禁在船艙內,條件惡劣,死亡率極高,販運華工的船只被稱為“移動地獄”。
再就是落地後的艱難。落地移民一是要克服難以適應自然環境的問題,一是受到當地各種勢力的多重壓力。殖民者急需華人參與開發,但又對華人迅速擴張的經濟實力充滿擔憂,因而有意抑制華人權益,迫害、屠殺華人的事件多有發生,尤以印尼多次屠殺華人的事件最為慘烈。殖民勢力消退後,情況有所改善,但一旦政局動蕩,華人往往成為發洩不滿的對象。
大量華人移居東南亞,不僅緩解了中國國內的人口壓力,也極大地推動了東南亞各國經濟的開發與發展。可以說,東南亞的近現代歷史是土著族群與華人共同書寫的。目前,華人作為東南亞各國本地族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得到所在國的認可與認同,但歷史與現實糾葛的陰影並未消失殆盡,華人問題的徹底解決仍需時日,這就需要華人社會自身的努力,同時,中國實力之強弱也與華人的命運息息相關。
閱讀延伸
近代中國三次移民潮
“下南洋”與“闖關東”、“走西口”,被並稱為近代中國的三次移民潮。
關東,指吉林、遼寧、黑龍江三省,因位於山海關以東,故稱。清朝以東北為“龍興之地”,屢頒嚴令禁漢人出關,但流民屢屢冒險“闖關”。“闖關東”即由此而來。
西口,指河北張家口以西的長城沿線關隘。流民走過西口,過了長城,就可以到達蒙古草原及河套一帶謀求生計。
(來源: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