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的和平戰略與制度文明構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6-29 00:51:23


和平是人類最大的紅利
  中評社╱題:中國的和平戰略與制度文明構建 作者:王翔(北京),戰略研究學者

  和平與發展是世界兩大主題。人類進行多次戰爭,為了利益,為了信仰,不惜爭鬥十年、百年、甚至千年。無論是大民族,還是小族群;無論是大國家,還是小地區;最終還是要回歸到談判桌上,因為人類的夙願是世界和平,國家富強,人民安康。和平是人類最大的紅利。中國已處於一個關鍵節點時期,需要有新的國家發展戰略——和平戰略,即以透明、合作和良性競爭的方式替代舊思維與軍事威懾,和平崛起於世界,與其他國家共同推進並引領世界文明的發展,為全人類的發展提供一條新的思路與路徑。

  戰爭與爭鬥並非國家崛起之道

  一直有一種國家發展理論認為,歷史上的發達國家都曾通過殖民、掠奪獲得第一桶金,為國家的發展打下基礎,否則就無法崛起。但這種說法經不起推敲。當年的葡萄牙、西班牙是全球最早開戰全球殖民的國家,當初曾掠奪無數他國財富,但他們都衰落了。英國也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曾攫取過無數的財富,但近代以來也日漸衰落。近代以來的俄羅斯以善戰、好戰出名,但在對外以鬥爭姿態上百年後,今天的俄羅斯依舊是一個二流國家。歷史上的英法百年戰爭,歐洲的混戰,一次、二次世界大戰,所有的參與國其實都是受損的,包括美國在內的所有的參戰國都沒有發直接戰爭財。關於美國發戰爭財的說法雖然流傳久遠,但也經不起推敲。二戰雖然確定了美國的國際地位,但這並不能理解為美國發戰爭財,因為美國在戰爭中無論是人力、物力還是財力都是受損的。美國地位的確定,只是因為他的潛在競爭對手在戰爭中倒下了,加之美國獨特的地理優勢,才相對地確定了美國的戰後國際地位。近代世界各國發展的實證表明,戰爭並未讓一個國家長久的崛起,某些國家短暫的戰爭勝利只是鼓勵這個國家走向更加瘋狂的黷武好戰,最終徹底葬送這個國家的前途,日德意就是一個典型。

  進入21世紀來,由於多次世界大戰的教訓,加之新技術的興起,導致世界各國普遍的以合作、對話取代過去的鬥爭姿態,這些合作國家大概率的獲得巨大發展。相反時至今日,那些在國際抱著鬥爭姿態的國家,如利比亞、伊拉克等等,其實都或多或少的處於困境中。這些實例向世界明示,國家採用鬥爭策略是失敗的。

  民國時期,中國處於戰亂中,當時救亡壓倒啓蒙,國家百事凋零,根本談不上發展。國內鬥爭時期,戰亂頻繁、軍閥混戰,國家極度虛弱。建國後,因為外部壓力緣故,國際採用一邊倒的站隊方式,進入意識形態鬥爭狀態,導致中國陷入國際糾紛與鬥爭,與周邊國家打了一個圈(朝鮮、前蘇聯、印度、越南),國家陷入崩潰邊緣。鄧小平主政後,放棄鬥爭策略,對外放低姿態,走和平路線,國家立刻進入復蘇。這就說明,一個國家的發展是完全可以不以剝削、戰爭、殖民為前提才能發展,和平與合作就足以讓一個國家迅速崛起,戰後的日本、德國與意大利也是一個和平與合作發達的典型,這說明和平才是最有效的國家崛起之路。與傳統的殖民與掠奪理論不同,中國沒有走對外好戰、剝削、殖民的路線,並未搶奪他國資源與財富,通過國際合作不費一槍一彈,但國家迅速崛起。今天由於中國體量的迅速擴大,導致地區戰略力量失衡,而與周邊多國發生糾紛與爭議,這在一個大國的崛起之路上實屬正常,但在此大環境下,和平戰略顯得尤其重要,否則就是給自己添堵。

  中國要做和平主導者

  總結全球國家崛起的實證之路,發現人類對於和平與發展的認知也是逐步成熟與完善的,過去舊時代的國家曾普遍認為通過武力霸權可以獲得國家的發展,但多年的國家戰爭反復實踐表明,這是一條絕路。到今天,隨著人類總結多次世界大戰的教訓,以及大戰後的冷戰教訓,發現和平合作才能真正的促進發展,無論國家的意識形態如何,其實只要放下鬥爭意識,都不是合作的障礙,須知:和平才是人類最大的紅利。隨著新技術的發展與全球一體化,全球各國逐步進入去政治化的過程,意識形態的強度迅速降低,相反促進民生、搞活經濟變成各國的主線,“和氣生財”已變成全球共識。戰爭只是手段,和平才是目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構成了環境。中國要倡導和平戰略,就一定要做和平主導者,在全世界不遣餘力播撒和平的種子,這樣在周邊國家、敵對國家、競爭對手中收獲的必然是和平的反作用力。由此得出:和平戰略應是各國積極倡導的最高戰略。

  中華文明曾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過巨大貢獻,其精髓還會持續影響人類文明的軌跡,並在未來起到更大的作用。但工業革命以來,中華文明與西方文明出現碰撞,其落後部分嚴重制約了現代文明在中國的發展,這就需要從頂層不斷調整和提升國家的戰略空間。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政體比過去有了巨大進步,但依舊滯後於社會高速發展的需要。在全球化的今天,如果抓不住現代文明的大趨勢,錯過了最佳改革時機,恐怕又會陷入新一輪的落後。我們以往一些機構變動、人事變動,對社會來說只是重新洗牌,但規則卻基本未變,牌還是那幾張,其結果也往往高度類似,這是需要反思的。應從源頭入手,重視制度建設,防止傳統文化中的慣性思維和潛在規則影響改革。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