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鴻看來,雖然有些學校稱喊口號是學生主動的行為,但事實上是受學校各方面評價的刺激。標語雖然有激發學生作最後衝刺的作用,但如今越來越多的誇張語言已經扭曲了意義本身。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瘋狂標語的出現有四個原因:一是在現有的高考制度下,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得整個社會更加關注名校,學生壓力不減反增。其次,教育等級化嚴重,優秀的高等教育資源向少數學校集中。第三,輿論對高考不恰當的關注,是在消費高考。第四,地方政府把高考當成最重要政績,本是平常的考試被地方政府三番五次的布置、檢查、落實搞得很嚴重,不合理的高考獎勵制度也營造出一種不合理的教學氛圍。
“我希望,以後自己班級裡的白墻上更多是溫馨、體貼的標語,取代這些‘刺眼’的口號。高三學生雖然需要有一些緊張感,但標語絕不是製造緊張感的,這樣會本末倒置,教學生如何不緊張?”張鴻說。(應採訪者要求,文中張鴻、王恒、王麗均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