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粽子們也帶著同樣的外觀和不同的內容閃耀登場,粽子多了些樸實,少了華而不實的包裝,可喜的變化讓老百姓們終於可以過一個實惠的端午節,可粽子帶來的健康問題,卻年年相同。吃粽子的那些壞毛病,你是不是還留著?怎麼吃粽子更健康一些呢?
粽子不易消化,蒸熱以後再吃
粽子大都是用糯米做成的,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何計國談及糯米消化時表示:“我們不建議多吃糯米,就是因為糯米的消化速度快,但是它消化不完全。”澱粉的消化需要澱粉酶的參與,這種酶存在於口腔與小腸,胃裡卻沒有,因為胃的強酸環境易讓澱粉酶失活。一般人理解的“消化”通常在胃裡進行,但胃卻幾乎不會消化糯米,只能通過蠕動盡可能地將它磨碎,並推入小腸,促進下一階段的消化吸收。因此,如果吃入太多糯米,容易導致胃動力減弱,產生“沉胃”的感覺,也因此,很多人因為粽子好吃而大吃特吃,卻導致了消化不良甚至胃炎發作。粽子雖然好吃,控制食量才是關鍵。
另外,糯米在加熱狀態下,支鏈澱粉會糊化,有利於被消化酶分解,更易消化;而一旦其冷卻,則會老化回生,分子間凝固加強,不容易被消化,因此,在進食粽子時,不宜吃已經冷卻的粽子,而應當趁熱吃蒸熱後的粽子,以防止消化不良。
粽子熱量高,進食以雜豆類為佳肉類為次
一個普通的鹹肉粽子,含米量約一至一碗半的飯,熱量約為400~500卡路裡。因此,專家建議,吃粽子,女性一天最好不要超過3個,男性最好不要超過5個。在購買粽子時,不妨關注粽子的包裝上表示的營養成分,營養成分的標示包括每份重量或每100克所含的熱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與鈉含量,但消費者常誤以為營養標示上的數據就是一個粽子提供的熱量與營養素,正確的方法是以每份的重量或每100克與一個粽子的實際重量去換算。因此,養成閱讀營養標示的習慣,購買符合個人需求的粽子,才能讓這個端午節既美味又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