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24日電/校園霸凌是社會、學校、家庭等複合因素聚合的結果,要防止校園暴力,該將非暴力灌注到教育過程中,並建立霸凌應急響應機制等。完善這些前端預防的措施,比靠一味強調嚴懲更要緊。
近來校園暴力事件頻遭曝光,前兩天“浙江一男童遭多名少年暴打”的視頻引燃的輿論怒火未熄,昨日媒體又曝“四川初中女生遭扒光羞辱”,再聯想起“105中學女生被輪流掌摑”等,幾乎每起都讓人震驚:不論是肉體折磨還是精神侮辱,手段都那麼殘忍惡毒,令人難以將其和本應是“天真無邪”“花樣年華”的未成年人聯繫起來。
面對這些校園霸凌行為,有些人呼籲:對個案施暴者該加強法律懲戒,甚至動刑。對這類校園暴力加強治理確實很有必要,但施暴者多是僅十來歲的孩子,其性格、觀點還未成形,基於那些施暴者成長階段、心理髮育特征等還有霸凌社會成因,一出事就呼籲嚴懲乃至要求重刑,並不靠譜,更像是情緒化宣洩。
相較之下,跳出法律萬能思維和刑罰迷戀,從社會層面去反思這些校園暴力何以發生、怎麼杜絕,更有意義。
按照心理咨詢最新流派家庭治療的觀點,孩子是家庭的“信號燈”,孩子出問題,意味著是家庭教育生病了。當孩子以施暴於人為樂時,必須反思家庭教育問題。實質上,校園暴力事件頻發,指向的遠不止於此,更是社會、學校、家庭等複合因素聚合的結果。而要消減該難題,也亟須置於社會共治層面去著力解決。
心理學家班杜拉做過著名的“充氣娃娃實驗”,讓兩組兒童分別觀看成人攻打充氣娃娃的兩個視頻。前者成人受到獎賞,後者成人受到懲罰。結果顯示,觀看前者的兒童攻擊行為明顯的多於觀看後者的。本質上,校園霸凌也是對成人,尤其是父母、教師等處理衝突矛盾方式的異化式效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