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及他在戰場上經歷的危險,這位已記憶衰退的老人竟比較清晰地介紹了一次險情,他說,那時的傳令兵都是敵人的狙擊目標,因此,同一個命令都要派3個人前赴後繼地去完成。有一次,他和另外兩個傳令兵送一張地圖到團部,前後兩個傳令兵都被敵機掃射、彈襲犧牲,他冒著敵機掃射,匍匐前進,經一片沙漠丘開闊地時,日機向他投擲一枚炸彈,炸彈呼嘯落地,插入離他身邊一米左右遠的沙地里,他一看,立即翻滾跳進一個沙坑,只見炮彈插在沙地里半天都沒爆炸。說到這裡,這位在槍林彈雨中飽經風險的老兵微微一笑:說“原來那是一個啞彈,我也全靠那個啞彈才活了下來。我一前一後的兩個傳令兵都被炮彈炸死犧牲,而我卻命大僥幸逃過一劫,最是終身難忘”。
仁安羌戰役後,38師為掩護英軍撤退,在後面與日軍邊打邊退。每天急行軍打仗,忍饑挨餓,沿一條河穀迂回行軍近一月,餓了就以河水充饑,大家相互挽扶著從緬甸拖到印度邊境。
談到那時的艱苦條件,老人表情淡然,好像不是很在意,他說,我們跟孫師長38師還算是幸運的,聽說跟戴師長的200師翻野人山更慘。我們在護衛英軍撤退途中,孫師長親自端起衝鋒槍率領我們衝鋒陷陣,打垮日軍多次阻擊,部隊裝備不但沒有損失,還收容了數以千計的難民和英印散兵。
到達印度邊境後,他們入印受阻,孫師長派了馬丁去交涉,才得以入印休整。談到馬丁,老人的記憶較為深刻,他記得馬丁是個英國人,是清華大學留學生,和他一樣都在師部機關,所以混得很熟。他還記得,馬丁有個英國同學在印度那邊,是他通過這個同學將孫師長接到印度談判。在進入印境時,許多英、印官兵都跪在他們的隊伍面前流著淚伸出大拇指不停地用中文說“遠征軍萬歲”、“中國英雄”!
說到此處,老人特別興奮,提高聲音說,我們那時雖軍服焦破、軍旗也被硝熏,而且缺糧斷炊,身體不是很壯,但是,我們入印列隊卻刀槍逼人,昂首挺胸,高揚了國威軍威。
此後的一些經歷,老人在家人的提示下若有所憶:
1942年8月,中國遠征軍(新38師)進駐印度蘭姆珈訓練基地,番號改為中國駐印軍。1943年10月,他隨中國駐印軍(已改編為新一軍)參加了反攻緬北密支那戰役。1945年勝利後,隨新一軍飛回廣西南寧,後赴廣州中山大學受訓,其間晉升為中尉,晉升儀式後,遂隨部隊轉飛長春接受日本投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