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揚“自覺的能動性”的戰爭
人民戰爭的威力在於組織動員廣大民眾積極參與到戰爭中來,但僅此也還不能戰勝日本帝國主義,還要有一個符合國情的戰爭指導以及在這一指導下發揮主體最大能動性來採取符合實際的正確行動。毛澤東撰寫的《論持久戰》,勾勒出持久抗戰發展演變的三大階段,化解了抗戰問題上“亡國論”或“速勝論”的茫然和困惑,為抗戰找到了一條揚長避短、持久勝敵的正確道路。
人民群眾是戰爭勝負的決定因素。在一定的客觀條件限度之內和物質基礎之上,誰充分發揮了人民群眾自覺能動作用,誰就能贏得戰爭的勝利。抗日戰爭,為發揮人民群眾的主觀能動性提供了極大的機會。億萬中國人民自覺地為正義而戰,他們發揚高度的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以驚人的膽略和無窮的智慧,創造了適合自己特點的、獨有的各種巧妙戰法,忍受和克服了許多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在抗日戰爭的舞台上,中國人民上演了許多有聲有色、威武雄壯的歷史活劇。他們大擺地雷陣,把侵略者炸得人仰馬翻、心驚膽戰。他們依靠創造的地道戰,把戶與戶相連、村與村相通,築成一道道堅固的地下長城,神出鬼沒地打擊敵人。還有麻雀戰、破擊戰、伏擊戰等等,把敵人搞得暈頭轉向,寢食難安。他們在山崗、在平原、在江河湖海、在交通線上,到處擺下殲滅敵人的戰場。
儘管日本侵略者想盡各種辦法來對付,瘋狂地“掃蕩”,實行“三光政策”、“鐵壁合圍”,推行“梳篦戰術”、“強化治安”等等,然而在中國抗日軍民面前,氣焰囂張的敵人一次次碰得頭破血流,豕突狼奔。狂妄的侵略者不得不放棄速戰速決的戰略進攻,而陷入到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不能自拔。
抗日戰爭的歷史經驗證明,人民戰爭是克敵制勝的法寶。鄧小平曾指出:“只要我們堅持人民戰爭,敵人就是現在來,我們以現有的武器也可以打,最後也可以打勝。”習近平總書記也強調指出,不論形勢如何發展,人民戰爭這個法寶永遠不能丟。這是歷史的啟迪,中國人民應當永志不忘。
(來源:經濟日報;作者為中央黨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