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國祥的詩,很美。他的詩,都寫在路上。
廈門的大街小巷,他太熟了,每天都一遍遍穿梭,他總能在同條街巷裡看到不一樣的景致。“有時等紅燈,有時看到落葉飄下,突然一個靈感,一句詩就在大腦裡閃現。”夜裡回到家,他便把那些零散的“寫在路上的詩”記錄下來。
天還未亮,早班的哥就得起床,開始上路接客。有人打著呵欠,感嘆這樣的日子太清苦,他卻在月光下看到詩意:“天界寺的晨鐘響了/我悄悄起床/輕輕整裝/接著月光/走在迎來送往的路上。”
台風來臨的天,雨打了街面,他也跟著有了惆悵:“雨水斑駁了車窗/也讓嬌艶的花朵/焉然低垂在枝頭上/我倦縮在車裡/朦朧地守望著昏黃的街燈/輕輕的/輕輕的惆悵。”
再普通不過的一場雨,他卻看到不一樣的情緒:“芬芳未盡的花朵/孕育三季的能量/尚未散盡繁華/一場初夏的冷雨/濕漉漉地浸透了心房。”
讓他一舉成名的詩《鷺島城市駱駝》,也是寫在路上。“走過一條街/穿過一條巷/筼簹湖面已經繁星璀璨/霓虹燈又灑滿車窗/我插上自貿區的翅膀啊/在海上花園自由翱翔。”只是連他自己都沒想到,這首詩會那麼火,打動了很多人。
當過農民拿過教鞭
孫國祥寫出很詩意的文字,他的生活卻沒那麼詩意,“為了過日子,我幹過很多活”。
江西,一個離縣城有70多公里的小山村,那是他老家。3歲的孫國祥便躺在牛背上,揮著鞭子,看牛蠅飛過。初中畢業,他考上高中,正興衝衝收拾鋪蓋準備到外面的世界看看,變故來了。那個暑假,母親去世,家裡還有一堆等著吃飯讀書的兄弟姐妹,孫國祥決定不讀了。
16歲的孫國祥,到隔壁村小學,當起代課老師。整個學校,一間教室,一個老師,十來個學生。他把孩子們編成三個年級,語文數學他全包,教完這個教那個。很多孩子要走五六公里山路才能到學校,背著自己種的菜,家裡鸕鷀捕了魚,也會拎來送給孫國祥。每天中午,他便支口大鍋,煮上十幾人的飯菜。一邊吃,一邊帶孩子們唱起《鐵道游擊隊》。有年冬天,下起罕見大雪,孫國祥挨個把孩子送回家,在雪地留下一大串深深淺淺的腳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