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政放權讓市場更具活力(來源:網絡資料) |
中評社北京7月29日電/創業中國潮起雲湧,簡政放權更添助力。
據新華社報道,“互聯網+”、新能源、生物醫藥、創客們的“新玩意兒”……對於市場經濟這些新業態,新一輪簡政放權讓它們放開了手腳,煥發了生機。
同時,一些“吃螃蟹”的創業者也訴苦,在有的地方和部門,缺乏標準、審批繁瑣、申報無門、門檻過高等制約因素仍然存在,成為創新創業的“攔路虎”。
讓這些“野蠻生長”的新業態長得更加茁壯而健康,簡政放權還需要做些什麼?
寬容創新,企業為“政府放手”點贊
“最欣慰的就是,我創業七八年了,和政府部門打交道的次數,不超過五次。”薄荷科技創始人馬海華的感受並不是個例。
“創新創業不是管出來的,而是放出來的。”多位創業者向記者表示,政府對創新創業最大的扶持就是“適當地放手,培育公平環境”,更寬容地尊重專業意見,讓企業有更多精力關注產品和市場。
P2P行業的發育與簡政放權直接相關。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呈現“後發優勢”,P2P網貸行業更是從無到有,今年上半年成交量預計超過3000億元,降低了交易成本。
與此相應,今年1月,銀監會宣布監管架構改革,明確表示重點就是清減下放行政權力,明確風險監管主體職責,對於地方性機構,銀監會僅對法人機構的新設籌建、市場退出、重組改制和破產重整進行審批,其他市場准入權力下放給銀監局。隨後出台的《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第一條便是“鼓勵創新”,首次提出鼓勵省級人民政府加大對互聯網金融的政策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