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成都8月16日電(記者 王秀中)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林紅日前表示,台灣當局TPP先攻戰略以強化美台間“安全盟友和貿易夥伴的合作關係”為重要目標,其戰略動機可以解讀為三下方面:第一,有助於為以維持現狀為目標的兩岸政策尋找到最強有力的支持者;利用經貿手段拉近美台關係,是將台灣的“經濟安全”與“軍事安全”合而為一的理想途徑;第三,台灣夢寐以求的加入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體系的捷徑。
其一,加入TPP,有助於為以維持現狀為目標的兩岸政策尋找到最強有力的支持者。馬英九提出“不獨不武不統”,要追求的就是兩岸和平與維持現狀的政策目標,但唯有美國的台海平衡政策與台灣完全一致。大陸的和平統一政策與台灣的維持現狀政策在終極目標上存在衝突。
參與TPP雖然是經貿策略,但是它具有減輕對兩岸貿易依賴、避免兩岸現狀失衡的政治與戰略意義。近年來兩岸經濟往來日益密切,雙邊貿易和投資額不斷提升,這使得部分台灣政治人物對於大陸的經濟“磁吸效應”深懷憂慮,擔心兩岸經貿互動的深化會危及台灣的“經濟安全”,使得經濟失衡演變為政治與軍事失衡。而TPP作為涵蓋亞太地區多個重要經濟體的多邊自由貿易框架,如果台灣加入,則可強化與其他經濟體特別是美國的經貿聯繫,一定程度上降低對大陸貿易的高度依賴。
其二,加入TPP,利用經貿手段拉近美台關係,是將台灣的“經濟安全”與“軍事安全”合而為一的理想途徑。台灣的對外依賴性很強,但是它在經濟上和軍事上的對外依賴是分離甚至是對立的,即所謂經濟上依賴大陸,安全上依賴美國。從台灣的戰略需要來看,“經濟安全”與“軍事安全”如果都是來自同一個外部力量,將能減少台灣被對立力量利用和淪為交易對象的可能。
在兩岸關係方面,2008年至今只實現了制度化程度比較低的經濟互動,政治、軍事互信嚴重缺乏,尤其是政治關係在主權與治權、政治定位等問題上一直未解,政治談判遙遙無期,軍事關係因台獨危險始終存在而很難建立軍事互信機制;而此時又適逢中國大陸強勢崛起,兩岸規模與實力的巨大差異更增加了台灣的焦慮感。兩岸經濟的頻密發展觸發了各種政治或戰略上的疑忌,比如大陸在ECFA中對台的經濟讓利、對台灣有重大利好的服務貿易協定、台灣參加亞投行等議題被民進黨勢力無端猜疑,橫加阻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