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學者談抗戰劇:“雷劇”是其深層的價值迷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8-07 10:40:53


 
  從時代文化建構的高度來看,反映歷史和時代的本質真實、塑造叱咤風雲的英雄形象、滿足普通觀眾的審美期待,始終是中國抗戰劇創作生產的努力重心。新世紀以來抗戰劇產生的上述變化,一個趨勢是嘗試克服早期抗戰劇在人物形象、藝術表現、故事講述上的種種不足;另一個不容忽視的趨勢是,抗戰劇創作受市場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出現了急功近利的浮躁之氣,娛樂化創作傾向凸顯。

  抗日“雷劇”的價值迷失

  從《抗日奇俠》《黑狐》到《一起打鬼子》,銅頭鐵臂、手撕鬼子、手榴彈炸飛機、褲襠藏雷,一再出現的抗戰“雷劇”讓人大跌眼鏡。新版《鐵道游擊隊》中,主角單憑一台“腳踏車”便能殺敵,凌空飛起攔火車、躲子彈、碾日軍,讓日本鬼子聞風喪膽,類似的構思已經成為抗戰劇的一種習慣性思維。

  指責雷劇並不是要否定抗戰劇的通俗化。事實上,在抗戰題材影視劇的歷史上,通俗化手法淵源有自。早在上個世紀30年代,抗戰電影就要求“最好是講農民自己的故事”“採用淺顯通俗的表現方法”,戰時影片拍攝在藝術上更是普遍講求故事簡潔明了、動作直觀,甚至要求“內心表現不能太複雜”。這種創作認知是與當時的歷史環境、時代精神相契合的。但是當下不少抗戰劇對故事傳奇化、人物通俗化甚至庸俗化、抗戰事件遊戲化的追求,已不僅是把抗戰戲變成小品戲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其背後深層的價值迷失。

  抗戰劇弘揚紅色文化本是題中應有之義,個中的理想與信念、執著與奮鬥、犧牲與擔當也不言自明。但是,像打了雞血一樣不亦爽哉的抗日場景真的能喚起我們的民族情感嗎?娛樂化的歷史書寫,還能給我們以教益嗎?無論何時,不能忘記的是,只有真實才有生命,只有尊重歷史才能得到良性的傳播。一些陷入鬧劇的抗戰劇,已然丟棄了中國戰爭題材和歷史題材的傳統文化底蘊,徒有誇張、扭曲、戲謔的展示,歷史的真實和歷史的教益悄然退居幕後,藝術的真實和藝術的感染也成了空洞的說辭。

  這種淪為商業附庸的抗戰劇,不能有效擴展創作空間,只會讓創作者愈加短視,在題材經營和手法創新上缺乏耐心,一步步走向同質化。倘若以抗戰歷史之名行娛樂至死之實,給觀眾的歷史認知和文化認知帶來負面影響,這種電視劇即便很火,也注定不能長久,因為它缺乏道義與擔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