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背景下,十八大以來,以省部級幹部調整為標誌的幹部交流力度明顯高於往年。
根據《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不完全統計,自十八大以來赴地方任職的中央部委官員大多為“60後”,大多不到55歲。其中最年輕的是新華社副社長慎海雄,出生於1967年,今年只有48歲,現任廣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超過55歲的“50後”官員有6人:赴任天津市委常委、副書記的王東峰,赴任北京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的李偉,赴任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的彭清華,赴任海南省委副書記、省長、省政府黨組書記的劉賜貴,赴任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長的付建華等。年齡最大的是1955年出生的劉賜貴,今年60歲,從國土資源部黨組成員、國家海洋局局長,調任海南省委副書記、省長,他也是本刊統計的名單中,唯一一位從副部級提拔為正部級的官員,而由於中國正部級官員的退休年齡為65歲,60歲的劉賜貴作為正部級官員的年齡並不算大。
統計顯示,在此輪官員“央地互動交流”過程中,60後逐漸成為主力。汪玉凱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採訪時表示,國家是要培養年輕幹部,“40年代出生的官員基本都退休了,50年代出生如果不是正部級也會慢慢退休,60後成為領導架構的主力是必然趨勢,所以選拔這些官員,相對年齡比較小,有一定培養前途,同時能在地方接受一些鍛煉。”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統計發現,中央部委官員赴任地方,副部級別的多為“平調”,多就任省委常委,還有個別廳局級幹部實現了“升級”。比如,中宣部原副秘書長張西明現任青海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中組部幹部三局原局長喻雲林升任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養老保險司原司長蔡振紅升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他們現在都晉升為副部(省)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