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調查:六成民眾對網絡社交的依賴程度較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8-20 09:58:29


 
  在網友心目中,什麼樣的社交算是“無效”的呢?調查顯示,“無效”網絡社交的表現有:漫無目的在網上“閑逛”(48.7%);不停關注自己或他人的狀態得到多少個“贊”(45.8%);翻看好友的狀態,但僅限於“已閱”卻無實質收獲(42.6%);自己沒有參與的群聊,還是要點開看看記錄(35.2%);獲得的資訊質量低或毫無價值(31.0%);處理騷擾或垃圾信息(27.4%)等。

  無效社交為何增多?59.7%的受訪者認為應歸咎於人們在網上的“圍觀”時間變多、真正交往變少,45.9%的受訪者表示問題出在網絡信息量大而個人處理能力有限,45.1%的受訪者則指出,社交媒介的推送消息會讓人頻繁被吸引,造成時間浪費。

  “人們都有獵奇心,而網絡讓‘圍觀’變得非常方便。”秦雯舉例道,“微博上不是常出現‘觀光團’嗎?譬如,微博上爆出了某個明星的醜聞,‘觀光團’就會先去‘問候’一下當事人,再去‘看望’一下事件相關者,最後‘關心’一下他們的親朋好友。這一切都非常方便,你只用不斷點擊鏈接就可以了。但事實可能是,你本來只想關注一個人,最後卻‘問候’了幾十個人,圍觀的規模就是被這樣一級、一級觸發出來的。”

  而在沈宇哲看來,人們的“無效”社交常常是被迫為之的。“如果你不刷朋友圈、不刷微博,那就可能失去和別人的談資、錯過一些資源。有時候,你明明知道用自己寶貴的時間去處理那些可有可無的雜事、看一大堆雞零狗碎的東西是在浪費生命,但你還是不得已做了,因為你不想掉隊”。

  65.2%受訪者建議使用社交媒介時注意合理安排時間

  韋志中認為,“無效”社交的存在,與人們空虛、無聊的心理有關。“虛擬社交中那些表象化的東西,如點贊數、關注人數,它們帶來的滿足感,就像毛毛雨,僅能給人帶來短暫的濕潤,卻無法真正滋潤心田。當你越是追求毛毛雨,心底就越是乾旱、越是空虛,於是形成惡性循環,其結果就是人們不再注重與他人的深度關係”。

  面對“無效”網絡社交,如何應對?調查顯示,50.9%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會主動少用網絡社交軟件,36.4%的受訪者表示會借助外力約束自己,33.8%的受訪者選擇順其自然,另外,還有19.2%的人選擇關閉賬號。

  沈宇哲認為,理性的人在作判斷時總要講究優劣或說效用。“比如,當我評價網絡社交的效用時,我可能會看它的絕對效用,也就是我實際收獲了什麼。我也可以看它的相對效用,也就是網絡社交的機會成本——與做其他事情相比,我把時間花在網絡社交上是不是划算”。

  韋志中建議,減輕對網絡社交的依賴和“無效”社交,關鍵要走入現實,培養起穩固、親密的人際關係。第一,不要舍近求遠,試著先改善自己身邊的關係,比如和父母的關係、和子女的關係,這樣會逐漸發現自己身邊就有著許多好風景。第二,有選擇地加強關係的深度。“人的社交容量是有限的,我們應先判斷誰是我們喜歡的人、誰是值得我們喜歡的人,然後用心投入、與他們真誠相待。這樣一來,我們就能慢慢提高現實中人際關係的質量、充實自己的心靈而不會浪費時間到網上游蕩,也會減少受傷害的可能”。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